等离子切割机下料切割作业 本报记者 赖昕 摄
本报讯(记者赖昕)伴随着等离子切割机对第一块钢板进行下料切割溅起第一滴火花,钦州港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海南招港海运有限公司建造的5000m3LPG(液化气)运输船正式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近日,记者走进中船钦州基地下料车间时,参与运输船建造的职工们无不欢呼雀跃:“我们终于开始建造第一艘船了!"
3月4日,在船舶界业内人士和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下,这艘由中船广西公司与海南招港海运有限公司签订建造的船舶正式开工建造。这是钦州首艘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建造订单,也是我国第一艘按IGC(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新规范要求设计建造的LPG运输船项目,标志着钦州市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迈上新的台阶,为提振广西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数年积累耕耘,终于厚积薄发。"在开工仪式上,中船广西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兵感慨万分。中船广西公司是北部湾修造船领域的领航者,薄板焊接、船舶内装、细长轴轴系加工安装、管系走向和布置、全铝质船舶建造技术等属国内一流水平,结束了广西沿海没有大型修造船企业的历史,却经历了一段“只闻修船声,不见造船影"的阶段。1月13日,建造合同正式进行签订,中船广西公司的建造者们备受鼓舞,转而又眉头紧锁,“建造整体周期紧,技术要求高,我们拿什么来拼?"
在仅有的两个多月筹备期内,项目工程总负责人蒋学华和团队优中选优,从广州、梧州、柳州等地抽调引进300多名涵盖行业造船专家、研究员级高工、造船项目管理及船体、机电等专业施工团队的高素质人才组建了技术和建造管理团队。“要么不造,要么就要以行业标杆的标准来造!"
该型LPG船总长为99.9米,型宽16.6米,型深8米,设计吃水5.8米,采用C型全压式LPG储罐,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可全年无限航区航行,满足我国沿海地区的液化石油气运输任务。船舶建造周期为11个月,预计在2019年底完工交付。
新闻推荐
一对一讲解安全知识本报记者黄福兴通讯员李振兴杨洁摄2月22日,钦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来到钦州港区中学,为该校学生上“...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