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燕
2018年,市政府办公室承办的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达到了47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其中,关于郁江调水工程建设和大蚝产业发展的两个建议的办理成效明显,得到了代表和群众的充分认可。
于2006年开工建设的郁江调水工程,无论对钦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饮用水质改善,还是工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项目于2011年停工。为推动该项目尽快建成,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翁仿锦代表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快郁江调水工程建设的建议》(第132号),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革冰牵头督办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市政府将该项目列入2018年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成立了由市长谭丕创担任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倒逼机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克难攻坚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了工程建设方案优化调整、土地征拆有序推进等成效,使这个跨越12个年头的“硬骨头”项目的建设明显加快;项目于2018年1月全面复工建设,至2018年底,总长10.58公里的引水隧洞完成新建2208米,累计完成8225米,沙坪河疏浚和那庆河引水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后续建设缺口资金3亿元已落实,预计将于2019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对钦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水质改善及工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钦州市是中国大蚝之乡,但大蚝产业的发展仍不够快,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做大做强钦州市大蚝产业,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莫然婷代表领衔提出了《关于做大做强钦州市大蚝产业的建议》(第64号),这无疑代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这个建议也被列入了重点督办建议,市委副书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牵头对该建议的办理工作进行了督办。市政府全力以赴抓好该建议的办理落实;至2018年11月底,已完成《钦州市大蚝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目前正起草《关于加快钦州大蚝产业发展的决定》,扶持建设离岸抗风浪蚝排养殖基地,大蚝人工育苗取得突破并进行小规模生产,大蚝深加工项目于2018年底试投产运营。
这两项办理成效明显的代表建议都由市政府办主办。市政府办去年承办的47件代表建议,涉及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城乡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和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为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了解社情民意、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提供了民意来源和重要参考。市政府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抓好承办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所有承办部门中树立了良好榜样。
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以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为契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年”活动为总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精心组织策划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精准服务企业,强化产业引导和支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加快补齐社会民生短板,全力以赴应对经济下行,努力保持经济工作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市物价局紧紧聚焦“四破四立”突出问题,扎实改进作风,加强干部思想教育,突出整治庸、懒、散、...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