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赖昕)1月21日,钦州港海关监管退运405吨滞港固体废物。此次退运滞港固废是重庆某企业于2017年2月申报进口自韩国的一票“氧化锌”,后经抽样检查确定为“含锌废料经加工处理得到的中间产物”,为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洋垃圾”。钦州港海关依法责令其当事人履行退运义务。
“洋垃圾”走私运输危害颇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夹杂携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为实施专项打击和集中整治“洋垃圾”,在顺利推进关检机构改革后,钦州港海关在原有安全准入(出)、税收征管、风险防控等职能基础上,增加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并通过建立信息集聚、优化高效、协调统一的风险防控体系,推行全链条式管理,强化智能监管、精准监管,积极与环保、港务、码头等部门联动协作,打造多部门合作、全方位配合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有效净化地方经济发展环境。
2月3日,身着紫蓝色查验服的潘凌志和张文华在查验场来回穿梭的搬运工队伍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尽管是钦州港海关新入职的查验关员,但他们一人手持指令单,一人手持移动查验设备,正对眼下这批申报品为机械配件的进口货物进行仔细查验,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类似的查验每天都在进行,“无论是部分冰冻生鲜的浓烈恶臭,还是持续查验面对的烈日暴晒,我们都已习以为常。”潘凌志和张文华这边的查验还在继续,远处码头络绎不绝的货运车接下航运船上的集装箱,其中部分将按照要求驶往H986集装箱查验设备,等待海关的查验。
海关最新数据统计,钦州保税港区2018年监管集装箱量为36.5万标箱,同比增长21.70%。报关单量税收净入库14.04亿元,同比增长34.6%,超额完成年度税收预算目标。钦州保税港区已迅速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集装箱口岸,钦州保税港区业务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大向强的历史性飞跃。2018年钦州港海关共监管退运出境固体废物3797吨。钦州港海关关长许桂民表示,下一步,海关将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洋垃圾”、象牙等濒危物种走私。
新闻推荐
本报钦州讯(记者/简文湘通讯员/黄海志)2月13日,记者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获悉,该园区力抓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注册...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