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钦州新闻 > 正文

豚跃三娘湾吴世林

来源:钦州日报 2018-12-19 10:05   https://www.yybnet.net/

我一定要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把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保护下来。钦州湾、北部湾的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一定要取得双赢。这就是我最终的目标。——潘文石

潘教授得知张书记为了办厂的事征求自己的意见,心里非常高兴。他非常乐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因为他看到,钦州的党政领导不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更尊重有知识、懂科学的人。

潘教授用不着一秒钟的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在大风江口建厂,不论是什么厂,都是不妥的。但他心里非常明白,向他征询意见的是堂堂的市委书记,哪怕不是书记而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不能将一个硬邦邦的结论摔给人家,你的结论必须让人听起来很在理,并且,这个“理”必须让人口服心服。

话题,先从非常专业的“大道理”开始。潘教授用平静的语调对张书记说:“每年每月每日,大风江口都在不断地积聚大量的淡水,这是我目前见到的最洁净的生态资源。千百年来,三娘湾浅海湿地生态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优质的生态资源,保障了这个生态系统拥有丰富度极高的生态多样性,从而形成了极为稳固的良好的生态秩序。如果在这片区域造船,说重了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势必会对白海豚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最终会给中华白海豚这种珍稀物种,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

说者言恳恳,听者心切切。

有理不在嗓门高,潘教授一直都在心平气和地讲。张书记呢,一直都在默默地听,不时还点头认同,那张文雅的脸上还不断地变换着表情。凭经验,潘教授知道,自己的话,没有白说,而是每一言,每一语,这位父母官都听进心里去了。

很好。感觉已经找到。

激情涌动。话题继续。“白海豚为什么能成为三娘湾的长期住户?因为这里是一片洁净的海域。因为大风江每天都向三娘湾注入大量无污染的淡水,经过天长日久的日积月累,从而形成白海豚赖以繁衍的‘自然庇护所’……”

潘教授为人耿直,处事顺直,说话率直。他一直和风细雨地述说自己的观点,但说到动情处,语气便不由自主地往上提了一个“高八度”!“北部湾的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不可抗拒的时代需求。但是,建设强度必须有封顶,自然保护才会有保底。书记啊,这个造船厂的建设,一定会破坏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大风江的生态系统……”

对潘教授这番肺腑之言,张书记与其说是被感动了,不如说是被撼动了。但是,38个亿所产生的巨大诱惑力,哪怕还有头发丝那么小的可能,他都不敢轻言放弃。他心存忐忑地问:“如果办了这个厂,能准确测算一下它带来多大的影响吗?”

潘教授很理解张书记的心情,但理解归理解,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也有自己不可触碰的底线,他接着坦言道:“在厂未建成之前,我实在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我们也不该去探究这样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准确的答案。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大问题,如果万一有所闪失,它所带来的后果,就不能用秤去称,也不能用尺来量,只能从全局的角度去通盘考量。俗话常说,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由此可见,建不建厂,结果绝对不一样。所以,我强调两点:第一点,造船厂建成后,必然造成有害污染;第二点,建厂后航道必经三娘湾,白海豚安静的栖息地必遭破坏。综合两点,我提出三个意见:第一个意见,不要在大风江口建厂;第二个意见,不要在大风江口建厂;第三个意见,不要在大风江口建厂!”

明白了,张书记全明白了,潘教授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最后的“三点意见”。

其实,张书记早已把这道题做好了,来找老教授,只不过是来对答案而已。

临别时,四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除了谢谢,张书记没说什么,但他的脸上分明写着:放心吧教授,谢谢您的真知灼见!

张书记和潘教授一直走到车前,正值车门打开之际,潘教授再次握住张书记的手,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最后一个建议:“书记啊,我反对在大风江口建厂,但我不反对建,我们可以选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建。”

张书记没有当场表态,再次点头话别。这一别,眨眼间就是大半年。待两人再次重逢,已是秋实累累时,张书记心潮澎湃地告诉潘教授:“那个38亿元的大项目已经取消了。”

没想到,一向口若悬河的老教授竟然一时语塞,只好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和钦佩!是啊!一切,似乎是在意料之外;一切,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然而,他的内心一直默默地想:不容易啊!38亿项目和三娘湾白海豚,都是张书记手心手背上的两块肉,割哪一块都痛啊!

世间上,抉择是最难的,幸好钦州择对了!

世间上,割肉是最痛的,幸好书记割对了!

一个“对”字,只有五划,很简单,如果给人一支笔,一张纸,哪怕这个人是个小学生,五秒钟便可写出。

然而,假若要你用“灵魂”去书,用“尊严”去写,用“责任”去描,用“担当”去画,恐怕,就会有人交白卷了。

历史,就是这么玄妙!天注定张书记和潘教授是最佳的搭档,两人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一个书“又”,一个写“寸”,转瞬间,一个斗大的“对”字便跃然纸上,再将之放大十万倍百万倍,平平地铺在三娘湾的海面上……

从此,一段历史佳话便在三娘湾上空回荡!

从此,一次科学家与政府成功合作的典范故事,便在北部湾畔广为传播!

连载11(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转载)

新闻推荐

钦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点亮“微心愿” 争当“圆梦人”

本报讯(记者赖昕通讯员李薇薇)“叮……”随着五保户姜志武的一指按下电源键,黄土火砖砌成的“两居室”终于有了电灯的光亮。...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豚跃三娘湾吴世林)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