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钦州新闻 > 正文

耕读传家的名村

来源:北海日报 2018-10-31 12:11   https://www.yybnet.net/

陂塘是南康一个有名的村,是重教兴文、耕读传家的典范。在清末至“民国”百余年间,名振廉郡,誉享粤桂。

陂塘村,位于南康圩之西二里许。村依陂塘岭而建,坐南向北;村前田垌似绾衣带,绕村而走。垌中有一小河,蜿蜒自西向东流,至社王山处,陂塘先人建一陂头,形似搪箩,把水截住,形成一大陂塘,陂塘村村名由此得来。昔之陂塘,山清水秀,后岭松林秀茂,垌里稻菽铺金,坡上薯竽丰硕。后山有薪柴,垌里出五谷,日中生活,柴米不愁,日子殷实,为耕读传家打下坚实基础。

陂塘村由奔驰分支而来。清雍正年间,廖氏一支从广东廉江搬到南康奔驰。乾隆年间,为发展农耕,大力奖励开荒垦田,除熟田纳赋税外,新垦的田地不纳税。抓住这一时机,陂塘祖廖品富带郁文、焕文、辉文三个儿子从奔驰搬到陂塘开荒垦地,住茅房,披星戴月,挖扫卷头,掘棯梢,披荆斩棘,十年间开垦土地近百亩。后又用数年,继续开荒,土地不断增加,品富一家土地从炭窑直至松柏山附近。郁文、焕文、辉文相继成家,各自独立,陂塘村形成。屈指数来,陂塘村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陂塘人重视农耕,重视水利建设。在郁文、焕文、辉文三兄弟努力下,修了陂头,筑了堰坝,解决了灌溉问题,使水田不断增加。南康地区水田少坡地多,那时旱地难以种植五谷杂粮,口粮紧缺。如何提高旱地效益,找到更多更好适合旱地种植的作物,是农家梦寐以求的事。时末清初,番薯、木薯从南洋引进福建,相继传入广东,番薯、木薯这两样适合坡地栽种的杂粮作物,成了农家重要口粮。郁文、焕文两兄弟到广东增城带回番薯种,水陆兼程,去回三个月。当木薯传入广东时,旭文只身到化州带回木薯种。二者皆试种成功,后很快传至周边村落。陂塘人是把番薯、木薯引进南康的第一人,对提高坡地经济效益,增加粮食产量,作出了卓越贡献。另外,辉文还是从廉州平田引进黑肉蔗种并试种成功的南康第一人。

耕读传家,重视读书,重视教育后代,陂塘村声名鹊起,自廖焕文起。廖焕文,陂塘二房高祖,少时帮助父亲开荒种地,没有机会读书,但其生性聪颖,记忆力甚强,听民间说书人讲古,讲三国,讲杨家将,讲说唐故事,听一遍就能记十之七八,听二遍就能全部复述。其十分向学,每随父趁南康圩,都到学馆旁听老师讲课、听学生念书,久久不愿离去。其父见其爱书向学,成亲后送其去南康读了三年半私塾,后于乾隆年间考取了邑庠生。只读三年半书,考取了邑庠生,时人称为奇迹。自此始,廖焕文十分注重孩子读书教育,支持地方兴学。嘉庆年间,珠场社学成立,发动社会捐资,廖焕文卖掉一亩水田捐资(家里仅有五亩水田)。待到儿子到珠场社学读书,卖掉一头黄牛给儿子做学费。卖田捐资办学,卖牛给儿子做学费,在陂塘和南康广为流传。

廖午阶,廖焕文之次子,务农之余,刻苦读书,初为廪生,后为拔元。廖午阶五个儿子,皆继承乃父之风,悬梁锥股,学业有成。昆仲五人皆及第。父子一门六人皆及第,父为拔元廪生,一子为举人,四子皆秀才,这在南康,乃至珠郡,实属罕见。

廖午阶(葬于廉州老虎岭)以国子监第一名毕业摘取拔元后,二次参加乡试皆落第,便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古训,边在村中开帐设塾,启蒙族中子侄,边自学中医,倾十年心力,终成良医。他一边教书,一边悬壶济世,成了珠乡郡内著名塾师和医师。三十八岁时,受邀到钦州当家庭教师,教授冯子材、刘永福二族子弟,历时两年,后邀到廉州海门书院讲学一年,遂即返乡,一心扑在孩子教育上。到了知天命年,家道殷实,随着儿子成亲,原来西碧园老屋不够住了,在冯子村、刘永福家族资助下,在村中另建一座三进的大房子,陂塘人称之谓“大屋头”。

耕读为本、勤俭朴素是廖午阶立下的家训。既耕既读,廖午阶亲自制订好孩子劳动、读书的时间表。孩子从小要放牛、割草、打柴,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规定下雨天、冬天太冷不外出劳动时,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方法上,抄、写、背、诵、默相结合。每天晨晓即催儿子起床早读,下午抄写,晚上读书燃完五炷香方能就枕。廖午阶居家时,晚上由其陪孩子读书,外出时,由其妻陪读,日复日,年复年,终年不辍。数九寒冬,天寒地冻,北风刮得村前大竹哗哗作响,村民早已入睡,偶尔传来一二声犬吠,而廖午阶的五个儿子,还围着火堆在读书,廖午阶在火堆旁搓着手,哈着气在相陪,朗朗书声传入万籁俱寂的夜空。廖午阶还立下规矩,待字闺中女儿,除了劳动和学女红外,要读三四年书,做到粗通文墨,知书识礼,这在清时的农家,是非常之举。廖午阶的三个女儿,嫁到六湖垌的长女,嫁到廉州的次女,嫁到营盘的三女,皆淑贤知书,持家有方,相夫教子,为婆家与乡邻所褒扬。

廖午阶祖孙三代均注重教育,清末至“民国”期间,廖午阶及子孙积极参与办学,并于多处地方学校担任教职。廖午阶自外出钦州当两年家庭教师及在廉州海门书院任教一年后,返乡于陂塘村开帐设塾,启蒙廖姓弟子,塾馆设在陂塘祠堂内。其子愈河、愈起、族孙尚泽分别接过教鞭,四邻弟子泮池受教者众,陂塘私塾至1951年方结束,迩来130多年。陂塘私塾费用开支皆由“征常”所供。廖午阶五子成家自立后,每户只分到5亩耕地,午阶留下41亩田作“征常”,供子孙读书及扫祭所用。其意甚善也。

对于地方教育而言,陂塘廖氏作出过积极贡献。清时,廉州海门书院为珠郡最高学府,廖午阶、廖愈河、廖愈簪父子三人都曾在海门书院任教过。清末废科举办学堂,廖愈簪协同廉州籍举人刘润纲办廉州知府学堂(廉中前身)并在学堂任教职。清嘉庆年间,南康成立珠场社学(南康中学前身),后改为珠江书院。廖午阶、廖愈河、廖愈瀛在书院任教职;廖愈河、愈瀛分别任过珠江书院院长。珠江书院“民国”时更名为南康三中,陂塘廖氏午阶之孙玄辈廖国器、廖国彦、廖国维、廖元锐分别担任过南康三中校长。另有四人长期在南康三中任教。追溯南康中学之渊源,陂塘廖氏就有六人任过南康中学校长(含院长)。

新闻推荐

钦南区创建156个无传销社区

本报讯(记者莫正阳通讯员黄军丽丁德龙)日前,钦南区那丽镇嫦娥村、芦荻竹村、三娘湾村“无传销社区(村)”正式挂牌,以实际行动将...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耕读传家的名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