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帮助
部分残疾人设施展示
本报记者 赖 昕 实习生 邱佳思 摄影报道
残疾人设施与残疾人生活密不可分,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硬件保障。近年来,市政府通过在公众场所以及服务机构投放的残疾人设施,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残项目,逐步解决残疾人的急切需求和实际困难,广赢民心和赞誉。
壮丽发展70年,钦州市关爱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聚焦残疾人设施有哪些进步?近日,记者走进广场、医院、银行等场所带您一同感受。
健身通行更便利
9月23日一大早,钦州湾广场迎来了一波老年人健身潮,有的自带音响跳舞,有的拄着拐杖做康复训练,还有些老年人通过绕圈慢走的方式锻炼身体。广场边缘比较亮眼的蓝色轮椅标识牌处,正是残疾人专用通道——轮椅坡道。“从前我们没有轮椅坡道的时候,一些使用轮椅的残疾人苦于专用通道缺乏而被‘拒之门外’,想要户外锻炼散心却极不方便。”钦州湾广场管理服务中心经理杨玲介绍,除了比较显眼的轮椅坡道,公共厕所指示牌的轮椅标识、厕所里的无障碍设施马桶和扶手、盲道,这些都是为残疾人专用的贴心设计。
目前,盲道经过翻修只保留了一段,绕广场半圈,而轮椅坡道进口通道有四五个,不少市民反映这一设施极大提高了残疾人户外健身的机会,让其有道可入、有处可玩。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则起到防摔防滑的作用,对于一些支撑力不足的残疾人来说,是有力的拐杖。“早上出来锻炼的时候,偶尔会看到一些使用轮椅的残障人士和推着婴儿车的父母们从轮椅坡道进入,虽然使用的人少,但这个便民设计让残疾人也可以进行日常锻炼!”正在打拳的市民刘大伟说,来广场健身的主要是老年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需要坐轮椅的不在少数,这通道真是一个便民好设施。
医疗服务更优化
9月22日晚上8时,走进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大楼,“胸痛优先”缴费窗口下的绿色文字排在第一位的“残疾人优先”字样尤为醒目,有效地为残疾人做了引导。另外,通往二楼的扶梯旁边还有与医院扶梯尺寸相匹配的轮椅,出现病人自带轮椅体积过大无法上楼的情况时,可以及时更换。
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每一层的卫生间指示牌中都有“含残障人士”五个大字,而无障碍设施专用厕所的空间考虑到轮椅的体积,也比普通的厕所要大很多。急诊卒中通道的大坡度轮椅坡道,同样也是为一些轮椅患者设计的紧急通道。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医院护士对残疾人的特殊关照,也让这些急需医疗服务的特殊群体倍感温暖。
“十三五”期间,钦州市不断加大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极大改善。市本级及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及托养中心基础服务设施项目均纳入中央投资项目,至2017年底,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均已竣工,近期将投入使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
市残联注重项目建设,随着钦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钦州市儿童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各县(区)一批社区康复示范站、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就业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对全市残疾人工作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推动着全市残疾人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智能服务来助力
金融服务同样也是残疾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钦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在今年4月,按照《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重新翻修改造了新的残疾人服务设施。“我们网点目前为残疾人配置专用设施和提供优先办理业务服务,包括爱心业务窗口、盲文按键密码器、助盲签字卡、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导盲犬准入识别和听力、语言障碍客户手写提示板、手语服务,我们还有个最与众不同的贴心设计是在无障碍通道处配置一个服务按钮,残疾人前来办理业务时如有需要可以按下按钮,我们的保安和大堂经理都会第一时间收到呼叫信息便立刻前往,为他们提供贴心、方便、快捷的服务。”
营业部经理胡桂贤介绍说,每月固定前来网点办理业务的残疾人大概有几位,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有家人陪同,就不需要银行人员的帮助,针对特殊情况不能前来网点办理业务的残疾人客户,网点会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在便民服务店柜台配备的手写提示小白板同样也是一大亮点,方便聋哑残疾人办理业务准备的,若有需要按下服务铃,大堂经理的智能手环接收到信息后便可提供其使用。胡经理还说,这样的智能服务快捷方便,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兼顾老百姓和残疾人是她们应该做好的工作,这也是她们一直努力兑现“钦于心,伴你行”的服务理念的承诺。
新闻推荐
谋划新思路 抓好社消零灵山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9.13%
灵山讯(记者陆铭通讯员覃如春)2019年上半年,灵山县商务局领导班子当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引领者,谋划发展新思路,抓好社消零工...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