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灵山新闻 > 正文

让“母亲河”水清岸绿 钦江综合治理调查

来源:广西日报 2018-08-24 07: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韦义华实习生袁立玫文/图

悠悠钦江水,从发源地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奔流而下,最后汇入浩瀚的钦州湾。

钦江,这条全长179公里的河流,是钦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为沿途19个乡镇的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资源,丰水期最大径流量达150-200立方米/秒。

然而,这条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钦州人的生命之水,在今年初出现了严重危机,自治区环保部门对钦江水质恶化发出的预警,牵动着市民的神经。

为了拯救“母亲河”,从4月初开始,钦州市各级政府行动起来,展开大行动,全面拉开钦江水质综合治理的序幕。

A揪心:水质恶化拉响警报

钦江的水质与市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息息相关。曾经,钦江水含微量蛋白质,适于饮用、酿酒,被誉为醴泉,故钦江也有醴江、醴水之称。

多年来,奔流不息的江水,令众多文人墨客为之留下经典的诗句;在很多市民的手机里、相册中,也留下钦江多彩多姿的画面,她曾经令人神往。

然而,今年第一季度,钦江东监测断面水质从上年同期Ⅲ类下降至Ⅳ类,1月检测为Ⅳ类,属轻度污染,2月下降至劣Ⅴ类,属重度污染,自治区环保部门对钦州水质的恶化发出预警。

8月11日,记者沿江采访。回忆起春节前后钦江的水质时,大家群情激昂。“臭!江水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住在该断面附近的居民李先生既生气又无奈。他告诉记者,听朋友的劝告后,他把城中的一套房子卖了,搬到江边的现住处,“本来全家人是来享受江景的,结果却经常与恶臭为伴。”

已退休的黄先生自称是“钓鱼佬”。“没法下竿了,坐在河边那味受不了。”他说,在钦江边钓了几十年的鱼,近年来钓上来的鱼自己都不敢吃。

记者采访时发现,钦江水在进入钦州城之前还比较清澈,但经过钦州主城区约15公里范围内,水量变小了,水的颜色逐渐变黑。

当钦江水流到环保部门设置的东监测断面时,江水越来越黑,如果较长时间不下雨,最小径流量仅为1-1.2立方米/秒,看上去,江水基本与“黑水河”没有两样。

“黑水河”的出现,不仅让钦江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很大的考验,还给全市的饮水造成威胁。

在上游的钦北新城,一个叫“百利华庭”的楼盘被人诟病。这个常住有1500户人口的大型小区,竟然在供应全市的自来水取水口的上方排放大量污水,每日排污量超300吨。经多方协调无果后,自来水公司只能把取水点往上游移。

水质恶化是一次预警,它告诉人们一个严峻的事实:钦江的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

B成因: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钦江水质恶化并非短期形成,究其原因,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历史欠账”太多。钦江治理的问题一直被不断地强调,却一直没有解决。

作为北部湾沿海的中心城市,钦州的城市建设大规模“东扩南拓”,钦北新城成为后起之秀,也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城市重要配套的排污管网铺设却严重滞后。

钦州市政部门有关人员介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全市的排污管网只铺了城市面积的2/3,一些管网还出现堵塞,城内的多个排污口没能实现截流,致使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直排钦江。最严重的是钦北新城,由于排水系统无法与城市主管网对接,新城的大量污水几乎全部直排钦江。

钦江枯水期流量很小,这样的流量,使钦江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十分有限,水质不断恶化。

钦州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有关人员介绍,在全市直排入河排污口的调查中,发现城内入河排污口有90个,每年排污水10万吨以上的规模排污口有11个,其中只有9个经过审批和登记。

“未经审批的排污口共同危害是向钦江直排污水,日复一日地污染江水。”钦州市一市民说,审批是按照钦江的污水容纳量等方面来确定的,这么少的江水能容纳这么多排污口的污水吗?

在钦州市整治钦江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强大的压力,推动了钦江沿岸大面积的整治,一大批人为的污染源浮出水面。随后,该市在南北两城区沿江清理猪场413家、养鸡场77家、鸭场16家。

此外,钦江沿江的沙场管理也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整了又整,却时常死灰复燃,严重破坏钦江生态。

无疑,钦江水质的恶化,在有众多的“历史欠账”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责任缺失”。

C治理:痛下决心“亡羊补牢”

自治区环保部门拉响钦州水质恶化的“警报”以后,钦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市委书记王革冰、市长谭丕创等领导多次到沿江两岸,检查提升钦江水质有关工程项目。市长谭丕创向全市发出号召:“痛下决心全面改善钦江水质,切实守护母亲河。”

今年5月,钦州市政府成立钦江水质综合治理总指挥部,设有八大专项组,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钦江水质提升大行动。

强化城市排污设施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是提升钦江水质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已同时开展。

在城区最大的污水直排口银河街路尾,污水提升泵站排污口已改建完成,沿银河街机动车道南侧的绿化带铺设一条压力管,临时增设两台水泵,将污水收集处理。

钦州市新华路与向阳路交界的路段,常年雨污合流,成为治理的重点。记者在现场看到,钦州市政部门已在该路段修建了临时集污口,将污水收集到集污口后再引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钦江河道环境的整治,需要清淤8200立方米,目前已累计清理淤泥3280立方米。对青年水闸至高速公路横丰大桥江段两岸的违章建筑、占用河道养殖点、排污口污泥的清除工作正在进行中。

钦北新城的排污也是重中之重,钦北区长田街道办事处主任林高业介绍,“百利华庭”二区城北居民小区,从3月开始进行污水管网改造建设,并于7月15日前完成,已把污水接入钦北大道市政管网。

一系列的应急措施,使钦江水质得到初步改善。最新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钦江河东的水质已从1月的Ⅳ类水上升至Ⅲ类水,河西也从劣Ⅴ类上升至Ⅳ类水,呈现良好的发展倾向。目前,原来直排钦江的11个上规模排污口全部完成临时截流。

综合治理也同时展开。钦州市决定投入10亿元,对城市排污管网进行大规模完善,钦州市主城区内河综合整治项目“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一期、二期已完成设计,进入审批阶段,已于8月正式开展,这项工程预计在2020年底完成。

钦州市水利局提出《钦州入河排污口整改方案》报告书,目前已上报自治区水利厅进行审查。“待自治区水利厅同意后,立即向政府汇报,争取尽快实施。”该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副科长吴丽军说。

新闻推荐

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受欢迎

近日,灵山县中医医院举行为期一周的“母乳喂养,生命之源”系列宣传活动。在该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向过往群众...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母亲河”水清岸绿 钦江综合治理调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