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宁宁 通讯员 田笑
冬日的早晨,寒气逼人。在镇原县临泾镇耿原村,席国剑早已在自家的牛棚里忙活开了,上料、拌草,看着一头头壮硕的牛儿低头吃着饲草,席国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00年我因为一场意外事故,把腿摔伤了,在家里躺了六个月,没有经济收入,没有养殖产业,我也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度感到生活度日如年。”席国剑回忆起当初的日子心中五味杂陈。今年58岁的席国剑,因为一场车祸,摔伤了腿,看病、孩子上学,家庭经济常常入不敷出,生活非常困难。腿伤,经济困难,一度成为老席的心结,他总觉得在村民面前抬不起头。
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入户调查,和他交心谈心,给他宣讲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基本医疗保障。一次次沟通、一次次鼓励,让席国剑和妻子终于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准备从家庭养殖入手发展致富产业。但缺技术、缺资金又成了一大难题,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帮助下,席国剑申请到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作为启动资金。
彻底转变了思想的席国剑干劲十足,他一刻不闲,一有空就参加村上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养殖技巧、种植知识,为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前的旧庄老院一直闲置,席国剑旧物利用,在窑洞里养起了牛。如今牛存栏4头,还种了4亩柴胡,今年开春就能采收了。除了到户奖补资金,席国剑还在合作社里入了1万元的股。
2019年,席国剑如愿脱了贫。他一改往日因贫穷而自卑的样子,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放眼未来,席国剑信心满怀:“养牛收入挺好,我打算扩大规模,多养几头牛,再把草房修缮一下,我要把养殖这个事当事业干。另外,等柴胡采收完了,我还准备继续种植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凡通讯员甄妍妮)2019年,镇原县聚焦深度贫困村、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着力发展产业,建...
镇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