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杰)近年来,镇原县将中药材产业培育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奔小康的关键举措来抓,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把镇原打造成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药源基地,使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原县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镇原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天士力控股集团中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甘肃欣堂医药有限公司,采用“龙头企业+乡镇+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引入保险托底机制等措施,推动全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快速发展。对当年与甘肃欣堂医药有限公司签订《中药材种植及收购合同》的农户,每亩一次性给予300元种子、种苗扶持;对建办5000亩以上、2000亩以上的集中示范点,给予不同程度的物资补贴和项目支持,为贫困户购买90元/亩的中药材保费。
目前,依托平泉汇丰、郭原万盛、方山百合等百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全县建办千亩以上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2处,种植中药材6万亩,配套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一期工程。分别在孟坝镇、南川乡、临泾镇流转土地21600亩,建设直营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药材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乡镇+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四级生产经营模式、农户依托“三变”改革,企业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及基地种田能手入园务工,贫困户积极以土地、劳务等方式入股,赚取劳务报酬,享受入股分红。全县7000多户农户与甘肃欣堂医药有限公司签订《中药材种植及收购合同》,全程实行订单式生产,以保护价回购,按照每亩2500元到3000元的收入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1.152亿元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980元至118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栗源、史源)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组织干部职工赴镇原县武沟乡张岘村开展“扶贫日”...
镇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