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新闻 正宁新闻 华池新闻 合水新闻 宁县新闻 庆城新闻 镇原新闻 环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镇原新闻 > 正文

姜福海书法艺术既要修艺更要修心

来源:兰州日报 2017-03-02 09:45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简介

姜福海,字乐天,1962年生,甘肃陇东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甘肃省文化馆。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现代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书法师,第三、四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评审委员会委员。

曾获得“伏羲杯”全国诗书画大展优秀奖;“天庆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优秀奖;第四届全国群众书画交流展二等奖;第三、四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银奖;全省文化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奖;甘肃省两馆专业干部书画展览三等奖,全国“鑫秀杯”书画展览一等奖;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优秀奖(共青团中央、中国书协、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等。

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画宝典》一书,书法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名录》、《中国书法辞典》等。

出人意料,十分内敛的陇上汉子姜福海也有洒脱奔放的一面。挥毫泼墨之余,他还会用自己独有的声调高声咏唱,那歌声中彷佛黄河正从身边流过。回过头来细细端详他的书法作品,恰恰也正如他的声调一样昂扬顿挫、壮怀激烈,字里行间也彷佛有黄河之水的激情澎湃、自如挥洒……总是会在真情流露中轻易地打动人心。

1962年生于甘肃陇东的姜福海,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名家导师高级研究班”。师从于欧阳中石、胡抗美、李松等专家教授,楷书从唐碑入手,尤得力于柳公权《玄秘塔》、颜真卿《多宝塔》,草书临习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等。凡名碑法贴诸多涉猎、博采众长,经过自己潜心研练,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采访中姜福海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子虽然并不高,但无论是说话还是笑声都底气十足,声音震耳,若只闻其声一定会以为是一位魁梧大汉,实际上恰恰相反。他精瘦的身材,秀气的五官,白净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姜福海写字前有喝酒的习惯,酒过三巡,然后铺开雪白的宣纸,拿起毛笔似蟠龙走动般一气呵成,洒脱性情一展无疑。有时,他写完一幅字,还会用略显夸张的兰州普通话语调,抑扬顿挫地朗诵书写的内容。再高兴了,还会当场吼几句秦腔,唱几句美声。

“我来自西北最基层的书画之乡。”提起自己的经历,姜福海回忆道:“1990年至2000年在镇原县文化馆从事群文辅导工作,正是因为接触群众,深入群众,让他感受到了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深深渴求,也感受到了有很多的百姓都希望能够系统专业地学习书法,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渠道和正规的老师。”

姜福海曾一次次地深入群众中间,教授他们书写书法。在这些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书法技艺不断进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练习的间隙和机会,在乡下的日子比较艰苦,没有练习的器具和场所,姜福海常常是用和好的稀泥在方砖上书写,而乡村里的许多场地都成了他练习的场所,而他也始终难忘那些日子。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才让人更加奋发图强,在自己的努力下,姜福海先后进入西北师范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系统学习书法。

“那段在镇原县度过的时光至今难忘。”也正是通过以泥当墨的时光,姜福海用艺术与时代和古人不断进行着交流,从此之后他的楷书更加庄重有力、精致典雅,而他的行草则更加奔放潇洒、飘逸随心。也许,这便是他从生活中感悟书法艺术,再从艺术回归生活后的最大收获。

“琴棋书画,茶礼乐韵,总是会自然而然的洗礼着我的心,我总是会轻易的沉浸于此。”随着岁月的不断沉淀,姜福海对艺术与人生之间的感悟变的更加深沉、简单:“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民族魂魄,更是一种需要长久温润的精神信仰。其实细细品味才发现,中国书法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处理繁杂的多重关系,以最直接的线条艺术直指幽不可见的内心层面,其中正是蕴含着表现文化情感的一种天性,一种本然的精髓之美。”

“艺术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体验,是人生幸福的一种高级追求。”他说:“当你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那时你体验到的身心幸福绝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的低级感受,是与先贤的邂逅,与祖先的会心,那一刻总是会为自己的顿悟而心跳。难怪孔子说‘朝闻道,夕死足以!’学习书法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是为了一字千金、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而是为了精神与灵魂的对话与共鸣。”

2011年,在一次送文化下乡活动接近尾声时,现场准备的宣纸已全部用完,而这时却从远处急匆匆的赶来了一位残疾人。他手中拿着一张油光纸,脸上还有流淌着的汗水,眼神里流露的是一种真诚的期盼,急切间他对姜福海说:“我来晚了,能不能再为我写一个福字。”可是油光纸并不适合书法书写,但看到他渴望的双眼后,姜福海便借了一辆自行车在泥泞的村道上来回骑行半个多小时,最终用柔顺的宣纸送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福字。而这样的事情,在他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他说每次看到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渴求,他就觉得自己有义务将书法的传统文化传播下去。

不仅仅是送文化下乡,姜福海还致力于为孩子们教授书法,在从事书法30多年的过程中,他还甘愿为很多孩童做“书童”。从书法基础开始,尽心尽力教授许多孩子系统地学习练习书法。现在,传播推广传统文化是姜福海一直不懈努力并且会长期坚持的方向。

“如今,我觉得很欣慰,因为国家现在已经重视书法教育了,广大中小学现都已开设了书法研习课。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纳入到必修的课程中,在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同时一定要先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他告诉记者:“我也会把普及和传授书法艺术作为毕生的课题来回报社会,希望更多的人参与书法艺术的推广,并且将书法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为推广书法艺术这项公益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让传统文化传播得更为深广。”

综观姜福海的书法,还可以发现其在数十余年的书法创作中,始终固守着书法的传统追求,即以传统帖学为主导,强化了书法的书卷气。于是,无论他的书法如何追潮逐流,开拓创新,但却均没有流于时弊,而是明显保持着本源的理性,师古而不泥古,革新而不逾矩。

作为甘肃省文化馆文艺部主任,多年来姜福海一直坚持奋斗在文化建设的第一线,他带着艺术家感悟人生的一份情怀,总是远离外界的种种干扰,而宁愿行走在炊烟之下、市井之间的俗世尽头,在街头百姓至诚至性的生活中不断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份淡然的性情之中,才能静下心来不断拓展自身的创作深度、广度,以自己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赢得人们的青睐。

“长期供职于文化部门也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我可以每日耳濡目染感受来自民间那淳朴的传统文化气息。”姜福海告诉记者:“书法艺术的修行自然要追求那种由内而外的‘书卷气\’,而这就要求书法艺术既要修艺,还要修德,更要修心。纵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真正能够传世的书法艺术作品,除了技艺的精湛,更重要的是以过人的修养和德行赢得世人的赞誉。”

近年来,本着这一返璞归真的宗旨,他在继续深化“帖学”创作的同时,还不断拓展着对自身艺术“风格”的进一步探寻。因为,这条书法艺术之路,没有尽头,只有高度。

新闻推荐

女子朋友圈晒“自杀照”惊动警察 该女子因家庭纠纷离家出走,“割腕”图片来自网络

(首席记者金奉乾通讯员郭琪)8月31日,本报记者从镇原县公安局获悉,8月25日凌晨2时许,庆阳镇原县公安局民警通过努力工作,成功救助一名因婚姻纠纷企图自杀的年轻女子。2016年8月22日晚,家住镇原县...

镇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镇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一天三起车祸2016-08-15 00:00
评论:(姜福海书法艺术既要修艺更要修心)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