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楼房过大年
今年春节,对于镇原县的普通农民刘永德一家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他们告别了山沟沟里那两个老旧的窑洞,搬进了县城一百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在宽敞明亮的暖气房里过了一个快乐温暖的春节。
为了这搬进县城的第一个春节,刘永德今年也“奢侈”了一把,年货置办得格外丰富,大鱼大肉不说,烟酒糖茶也是样样齐全,而且颇上档次,就连孙子们爱喝的饮料,也是挨个备足备全。过年期间,拜年的亲朋好友来了一拨又一拨,这当中自然还有为老刘暖房的意思。每当听到大家祝贺的话时,刘永德总感叹说:“真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哩。”
今年50岁的刘永德在外人眼里是个能“折腾”的人。他打过工,也曾经养鸡失败,欠下了很多外债。后来,有了经验,通过养猪、养羊才逐渐有了一些积蓄。
刘永德是个有眼光的人。2005年,他把18岁的儿子送到兰州学习了一年摩托车修理技术。回来后,老刘出资,在离县城不远的临泾乡席沟圈开了一间摩托车修理铺,由于儿子手艺好,待人热情,很快就有了回头客。第二年,简陋的修理铺变成了像样的门市,不单做修理生意,还销售摩托车。2012年秋收时节,儿子瞅准商机,捎带着卖起了便携式收割机,不长时间就卖出50多台,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儿子的生意上了正轨,大孙子也3岁了。刘永德又作出一个决定:往县城搬。原因很简单,为了孙子能在城里上幼儿园。刘永德说:“我们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学,现在一定要让孙子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
就这样,刘永德夫妻在县城租了间不大的门市,一边照顾孙子上学,一边做起了压面生意。让刘永德没想到的是,不但手工面条大受城里人欢迎,就连他们磨制的绿色面粉、榨的清油也很受青睐,生意很快就稳定了。可生意红火的背后是老两口的辛苦,每天不到凌晨5时,两人就起来忙活着和面、压面条,白天,刘永德还要推着自行车到处给客人送粮油。有人劝老刘别这么拼命,可是刘永德却说:“对庄户人来说,这点苦算啥,只要能把日子过好,再辛苦都值。”
去年底,刘永德下定决心,举全家之力,花30万元买下了一套县城的二手房,这下总算在县城安了家。闲聊中,有人问老刘住楼房感觉咋样?刘永德开玩笑说:“我看这暖气房也不美,自打住进来,这一冬总感冒,以前住窑洞可从来没这样。”有人接话说:“你这是刚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还没适应呢。”话音刚落,众人笑成一片。
这个春节,刘永德家充满了欢声笑语。
新闻推荐
【双联经验】推广饲用高粱 发展家庭农牧场 ——省农科院探索精准科技扶贫新路子
【双联经验】推广饲用高粱发展家庭农牧场——省农科院探索精准科技扶贫新路子本报记者秦娜通讯员黄锐苟满红是镇原县上肖乡路岭村的一名养殖户,过去,他总为饲草不足而犯愁。如今,他在牛舍旁种了11亩...
镇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