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破浪正当时
庆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不管是去西川工业园区看工业,还是走进乡村看农业,不管是在城区参观城市建设,还是在周祖陵山上体验文化旅游,庆城县的发展变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庆城县按照庆阳市“一区四园、一线八域”科学发展布局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强力推进“5345”工作部署,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突出增量强化项目支撑
庆城县扎实推进“项目突破年”活动,修订完善了项目工作管理办法,成立项目规划设计、申报审批、督查检查三个工作室,进一步增强了项目谋划、争取、落实力度,对全县确定的55个重大项目实行县级领导“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全面落实“六包”措施。新区开发用群众办法破解拆迁难题,实现“和谐拆迁”,收储土地2700多亩,一期土地整理全面拉开;岐黄中医药博览馆正在装修布展,8月底对外开放。同时,围绕能源开发、产业培育、基础建设等领域,论证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确定实施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8个,其中亿元以上18个,计划总投资173亿元,已开工323个,完成投资81亿元。
招大引强助推工业发展
走进西川工业园区,衍河油田开发有限公司,恒信达建材有限公司,辰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等一个个工业企业拔地而起。庆城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五个招商”模式,围绕首位产业,紧盯战略企业,争取油田市场,与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女企业家商会、广东甘肃商会等签订了产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衍河管具、辰光照明等5户企业已建成投产;坤隆石油、陇唐矿业等27个项目已落地建厂;君昌石油、华通石油等54个项目已经签约或达成了合作意向。
县上出台了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和8个配套方案,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行动,通过企业选干部、干部选企业双向选择,脱岗帮扶,推动优势企业扩容提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至7月底,实现原油产量75.6万吨,落实企地共建项目15个,实施工业项目49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9.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36亿元,地方工业增加值4.54亿元,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4.17亿元和2.15亿元。
抓线促域培育现代农业
围绕农业“四条环线”,依托双联惠农贷款,庆城县通过产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土地流转等方式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扶持发展了一批产业基地、种养大户和“农”字号企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新技术,建成庆城—南庄万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带、赤城—白马千亩间伐改造示范园,全县林果、瓜菜、草畜三大支柱产业规模和层次明显提升。统筹推进“一乡三村”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白马乡建成纵贯全境的“五条环线”,形成了“果业基地+合作组织+存储包装+营销加工”的链式产业体系。庆城县还创造性开展了“千名干部回村来”主题活动,各级干部广泛参与,进村入户为群众帮办实事,资助发展资金,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活动。至7月底,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62元,增长14.7%。
扩容提质加快城乡一体化
庆城是周先祖发祥之地,以周祖文化、岐黄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县上把传承周祖、岐黄文化与城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紧扣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岐黄中医药文化养生名城的目标,先后实施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重点项目23个,新区开发规划延伸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同时对老城区进行大幅度改造,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全面提升了县城中心城市的承载带动能力。
按照“小城镇建设向新农村延伸、新农村建设向小城镇靠拢”的思路,庆城县采取“项目配套、按揭融资”等方式,建成玄马—老庄5.1公里通村公路,庆南路、董冰路等9条105公里通村水泥路和油路正在施工,抢修复通43条447公里水毁路段,庆华、庆环两条“农村文明示范线”工程的建设成效明显。
新闻推荐
庆阳基础先行搭起扶贫攻坚生命线庆阳基础先行搭起扶贫攻坚生命线只要一提环县车道乡苦水掌村的名字,去过的人都知道,之所以叫苦水掌,是因为村里吃的是苦咸水。可是今年,政府通过扶贫项目实施的人饮安...
庆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庆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