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建强 通讯员黄丽)今年以来,宁县通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准入、工作领导、污染防治、资金保障、执法监管、多方联动、舆论引导“七项机制”,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长效发展。
宁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机制,通过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建设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优先支持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确保从企业“源头”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防控。并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印发《宁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试行)》,将生态文明、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指标纳入乡镇、部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推行执法巡查、信息公开、投诉举报等制度,健全“月小结、季评比、年度考核”等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工作机制。
在健全污染防治治理工作方面,宁县在原有的污染防治治理机制基础上,制定印发《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实施方案》,编制水、气、土等28个专项工作方案,并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应用督查、督办、警示、约谈等措施,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职责,全方位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在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方面,宁县按照向上争取、县上补助、乡镇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2017年以来,共向上争取水污染防治资金9815万元,县级筹措228万元,乡镇自筹1530万元,有力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此外,今年宁县财政还划拨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乡镇截污控源措施落实。此外不断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在十大污染防控领域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打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为形成纵横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宁县建立多方联动机制,通过让生态环境部门与检察、公安等机关联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从严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同时,县上通过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将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县委党校干部培训、“法律七进”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环保法等信息,全面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知晓率。
新闻推荐
“一企一策”纾难解困 “把脉开方”促进发展 庆阳市切实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本报讯(通讯员韩彬、唐文荣)近日,人行庆阳中支联合市工信局和全市11家银行机构,深入西峰、镇原、宁县、合水共32户民营小微企...
宁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