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侯小刚
5月8日一大早,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村民刘银儒和往常一样,来到村上的义渠百花园上班。来到基地后,他清理了雨后景区的淤泥和垃圾,又来到景区入口帮忙建造大门。
“多亏现在村上建起的义渠百花园景区,我和老伴在景区建设之初就来这里打工,每年能收入2万多元,另外我把家里的3亩林地也流转给了景区,每亩土地每年能收入300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说起景区,刘银儒赞不绝口。
今年62岁的刘银儒,家里7口人,家里的老人常年患病,再加上自己上了年龄,也干不了体力活,只能靠经营3亩乔化果园和种地为生,2014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永吉村位于瓦斜乡南部,属于宁县6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宁县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永吉村通过招商引资,积极联系西安客商在本村南咀组动工建设义渠百花园,刘银儒成了当时村里第一批在百花园务工的群众。
“我们景区每年用工大约为30至50人,大部分都是本村的贫困群众,每年可为他们增加收入1.2万元。”义渠百花园景区负责人马志华告诉记者,“景区目前已建成连片花海15处9.8万平方米和欧式花园别墅、哥特式建筑等特色景观27处。”
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百花园景区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由村党支部领办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将35万元村集体资金入股,以1000亩林地和供水设施折资置换停车场经营权,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2万元。
此外,景区还根据盈利情况,按照每1万元入股资金每年保底分红1200元为入股群众分红,目前已入股7户贫困户,户均年可分红4000多元,景区运营盈利后,还可以享受最少纯利润1%的二次分红。目前,百花园景区带动周边农户建办农家乐、民宿、餐饮小摊点等,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建强通讯员侯小刚)今年以来,宁县依托宜林荒山资源优势,通过创新苗林培育、荒山造林机制,不断发展壮大苗林产业,截...
宁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