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博庆
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工作业绩突出,他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基层优秀名中医”“全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甘肃省优秀医师”“甘肃省首届乡村名中医”“全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庆阳市好医生”“庆阳市名中医”等称号,更是以高票被推选为“陇东工匠”,他就是西峰区彭原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杨丕清。
杨丕清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疑难杂症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辛勤耕耘,坚持不懈。从学医开始,他就秉持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理念,坚持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态度钻研业务,以“凝神定志,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面对病人,成为当地著名中医专家。
1990年,杨丕清在彭原镇创办心脑血管病和风湿病专科门诊,凭借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诊所年平均门诊上万人次,业务收入在70多万元,获得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但是,他并没有止步,“我觉得,要实现救死扶伤、扶危济困、造福社会的目标,单靠个人力量远远不够,我应该到医院里去,和大家一起,为医疗事业做贡献。”他说。
2000年9月,杨丕清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关闭了亲手创建的诊所,接受彭原镇卫生院的邀请,成为一名国家医护人员。
任职后,杨丕清带领大家不断努力,彭原镇卫生院由年业务收入不足1万元、诊治病人不足200人次,发展到年业务收入超过600万元,诊治病人1万多人次,并新建起在全市领先的住院部、门诊楼及各类专业医疗库室。
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杨丕清从不吝啬,他将自己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各种诊疗方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带动全院掀起了学习中医药医疗业务的热潮。
在全力推动医院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同时,杨丕清潜心研究中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提出“虚、火、风、痰、气、血”辩证法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成功,每年经他诊断治愈的患者在3000例以上,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昶昶)11月21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十条32项主要任务,破解制约庆阳市教育...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