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峰讯(通讯员耿洋洋何鹏涛)连日来,走进西峰区什社乡庆丰村,一座座集雨大口窖正在紧张施工中,工人们搬砖、砌墙、和水泥,一派繁忙景象。
西峰区很多塬边咀梢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民种植农作物收成不好。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西峰区农发办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我们计划总投资860万元,在庆丰、贺塬、李岭三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7600亩,维修提灌站 1 座,修复配套机电井 7 眼、埋设管道 20 公里、新建漫水桥 1 座、修建集雨大口窖 136 座、发展滴灌 200 亩;修筑田间道路 23 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 220 亩;开展技术培训 600 人次,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2项5000 亩。”西峰区农发办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西峰区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将实现田地肥沃化、农田水利化、道路网络化、田间绿茵化,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水相通、路相连”的新格局,将新增农产品总产量27.71 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 78.59 万元,人均增加 收入89.18 元,新增改良土壤面积 600 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 220 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 700 亩,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为现代农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政寰)6月1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上有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市委书记贠建民主...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