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新闻 正宁新闻 华池新闻 合水新闻 宁县新闻 庆城新闻 镇原新闻 环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庆阳新闻 > 正文

陇东香包走上“欢乐春节”舞台成为国外民众了解、认识中国的“文化名片”

来源:鑫报 2013-02-08 16:38   https://www.yybnet.net/

关键词:陇东香包 文化名片

这两天,兰州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甘肃鼎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接到一份特殊的订单,它来自甘肃省文化厅。这份订单是一批以香包为代表的陇东民俗文化礼品,这批礼品将走进“欢乐春节”活动,该项活动是我国与全球众多国家共度中国春节、同享中华文化、共建和谐世界的一项重要文化交流活动,经多方努力,活动已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知名活动品牌。

记者  唐华伟  文/图

■速读 

香包等陇东民俗文化产品走向全球

“82个国家和地区、144个城市、320多项各类文化活动……这是2012年海外“欢乐春节”的盛况。”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春节因巨大的文化感染力、亲和力和包容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春节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也是与当代世界多元文化进行沟通、对话和交融的良好平台。可以说,春节源于中国,但已不只属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春节作为自己的节日,自发地举办各种活动欢庆春节;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渴望通过春节了解中国社会、学习中华文化。

而2013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于1月31日正式启动,春节期间中国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城市举办385项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让各国人民共同感受中国年的独特魅力。“欢乐春节”活动全球参与度更高,活动形式更加丰富。据介绍,本届活动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剧场演出、文博展览、民俗展演、图片展示、旅游推介、时尚表演、街头欢庆、焰火庆祝、新媒体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

此前,在2012海外“欢乐春节”上,政要云集,名星闪耀,民众参与互动热情高涨。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外40多位总统、副总统、总理、议长、王室成员和500多位内阁部长、省(市)长、议员等政要,还有1500余家媒体和约3000万名外国民众和华人华侨的热情参与。

“可以说,活动给以香包、皮影、陇绣为代表的陇东民俗文化礼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平台,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陇东民俗文化,更使得‘欢乐、和谐、共享\’的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该负责人表示。

“现在是品牌消费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统一品牌、形象、包装以及销售。”此次入选文化部“欢乐春节”礼品的甘肃鼎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作为一家集工艺品、文化产品、农副土特产品的展览和销售、文化交流、文化艺术创作及咨询服务、文化艺术培训于一体的经济实体,以陇东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道情皮影和民间剪纸等民俗艺术,已逐步成为该公司的特色文化品牌,该公司董事长贾森栋介绍,公司申请注册的“陇香源”商标刚刚成为“甘肃著名商标”。

从“针线钱”到文化产业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在位于城关区科技街1号庆阳大厦的甘肃鼎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展销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搞电脑图样设计的要出图,制作部得赶制样品,销售柜台清点货物、接待顾客,还有陆续前来交货的香包生产户……

“香包制作是陇东绚丽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在,新春佳节,甘肃更是掀起民俗文化热,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省、市政府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和创新,厚重的民俗文化在传统佳节历久弥新。”贾森栋介绍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陇东香包的商品属性渐浓。人们用香包表情达意的同时,把剩余的香包拿到街头、邻里,变卖成‘针线钱\’,尽管当时的收益只是些‘毛毛钱\’,但它作为现代‘商品王国\’里的新成员,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和关心的话题。”

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陇东香包俗称“绌绌”或“耍活”。据史书记载,陇东香包源自中华医药学的鼻祖歧伯。岐伯将多种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成细末,装在丝织的袋中,让大人和小孩戴上,以驱蚊逼蝇、洁身香体以至祛邪降福。陇东香包集民族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一个个香包构思神异奇妙、造型古朴生动、色彩绚丽夸张,极具个性特色。

2000年是陇东香包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当时举办了第一届民间艺术大奖赛,首次将文化产业与经济效应有机结合起来。这次大奖赛成就了一大批民间艺人,同时,也坚定了许多人从事香包艺术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从此,做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香包买卖也越来越红火。香包逐渐从馈赠亲友、寄托情感的物品,逐渐转化成一种产业模式,使香包刺绣技艺得以传承发展,好多商家也瞄准了这一块正待开发的市场。小小香包后面蕴含的无限商机逐渐彰显。

现在,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家出力、市场运作为模式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多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的陇东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形成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多种模式。香包企业已有200余家,开发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500多万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1.5亿元,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小香包,为陇东地区群众开通了把工艺品变为商品的渠道,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也架起了陇东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古老的陇东香包刺绣艺术得到更新和发展

一把剪刀,一个针线包,陇东人民用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道具,延续着先人们留下来的活生生的民间文化。 

在陇东地区,香包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香包的传统。从青葱天真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无不活到老,绣到老。古老的香包刺绣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如今,年逾古稀的贺梅英和女儿计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她家的小院里,慕名而来的英国人约特夫妇看着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香包爱不释手,兴奋之余干脆跟着计清学起了穿针引线。这番情景对贺梅英和计清来说,现在已是习以为常,但在30年前,却想都不敢想。

由于家境贫寒,贺梅英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天资聪明的她随着母亲学了一手绝好的女红。加上她对艺术有着极强的创造和领悟能力,使她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除了刺绣,她的绘画功底也相当出色。一支细细的毛笔在手,略一沉思,便信手拈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在她的笔下任意游走,不仅形象栩栩如生,构图也相当合理。而且她刺绣香包所用的绣线全部是自己亲自加工的,每件作品的用线粗细和颜色都非常考究。这样做出来的香包,小的如蚕豆般大小,大的有2米高。

伴随着改革开放,陇东端午戴香包的民俗悄然复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渐渐形成了香包交易的集市。贺梅英母女俩没想到,原先自家用或者送人的香包居然能卖钱了。

2007年,贺梅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代表性传承人”,之前母女俩已被同时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成了陇东香包产业响当当的人物。如今,计清的订单络绎不绝,一幅作品最高卖到16万元。而在陇东,像计清这样靠香包改变生活的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

在甘肃民俗艺术的摇篮陇东地区正在举行一场乡土气息浓郁的节会上,在汇集传统皮影戏、香包刺绣、剪纸艺术等民俗的展厅里,工艺美术师禹金香眼戴老花镜,专心剪纸。一会儿工夫,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藏獒”在她手中生成。 

今年58岁的禹金香不到14岁就跟随母亲学剪纸,

担任小学校长多年退休后,开始在几所小学开设剪纸课。孩子们对剪纸颇有兴趣,家长也支持孩子传承这一古老民俗。

如今,深谙这门艺术的禹金香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身边众多妇女也纷纷加入到剪纸的艺术世界。

陇东民俗文化在继承中致力“创意经济”

其实,陇东地区市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文化,悠远的历史积淀孕育出被誉为“五绝”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艺术,如今,这“五绝”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开发这些民俗文化,陇东地区当地开始致力打造结合传统民俗文化的“创意经济”,即通过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经济增长点;发展节会经济,搭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平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开发以香包、剪纸、皮影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产品。

目前,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陇东地区已形成公司加农户、能人带农户、团体会展、网络销售等多种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模式。不仅如此,当地已有千余人不同级别的工艺大师和民间工艺美术能手,一批民俗艺术研究所等机构也相继涌现。陇东香包刺绣产业已形成30多个基地,涉及3万多户10余万人,民俗文化产品已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促进城镇就业的重要渠道,而民俗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文艺创作和出版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

“在对以香包、陇绣、皮影、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中,企业应坚持审美和使用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予以创造性的开拓,从而完成民俗文化向现代商品的转化。”贾森栋董事长提出,只有这样,根植于乡土深处的口传心授的民间民俗文化,才可以以自己的人文底气和崭新的产业形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在民俗文化产品的保护与抢救过程中,对政府部门而言,则担负着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重任。政府与民间、学者与各地领导之间需要加强沟通,达成共识。正确处理好对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品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首先是保护,其次才是开发,保护为源,开发为流;源在而流畅,根源而叶茂。 

为此,陇东地区提出,打造创意经济可使当地群众通过“卖”文化、“卖”智慧提高收入,为民俗产品开通由艺术品到商品的渠道,只要把商品经济机制引入民俗文化产业,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十二五”期间,陇东将加强以香包、刺绣、皮影、民间剪纸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经营销售中心和集散地,至“十二五”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将达30万人以上,增加值占GDP的2%至3%。

新闻推荐

甘肃鸿运金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急聘

◆挖掘机司机:1名,4年以上驾龄,40岁以下,具有特种车辆操作证,吃苦耐劳。◆翻斗车司机:1名,A照,8年以上驾龄,45岁以下,具有熟练的方斗车操作技术。◆通勤车司机:2名,40岁以下,A2照,8年以上驾龄,复转...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诚信拍卖招聘2013-02-28 16:3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陇东香包走上“欢乐春节”舞台成为国外民众了解、认识中国的“文化名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