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新闻 正宁新闻 华池新闻 合水新闻 宁县新闻 庆城新闻 镇原新闻 环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庆阳新闻 > 正文

“五个着力”为构想铺就通途 王三运指出建成全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做好“五个着力”

来源:西部商报 2013-02-19 20:20   https://www.yybnet.net/

商报讯(记者 李杨)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他提出甘肃将立足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强力举措,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这也是甘肃省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构想,首次在全国媒体正式亮相。

借助历史机遇 甘肃省提出构想

2011年,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甘肃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曾明确指出,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并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这为古老的甘肃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期待甘肃文化旅游再写辉煌,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谱写出更加熠熠生辉的篇章。甘肃省不仅在石窟文化、伏羲文化、汉简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现代文化等方面具有厚重感和不可替代性,而且有蜚声中外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军旅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方面的丰富资源,但现在挖掘整理明显不够,保护传承很有局限,展示利用浅显粗放,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更是力不从心。

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构想。2011年12月,甘肃省出台《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密集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文化大省建设任务进一步具体化、项目化、工程化、指标化、时限化。

甘肃着力打造全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一带”即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即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就是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发展等十三个方面的板块。这些都为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了战略平台和重要载体。

“五个着力”提供政策基础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他指出,甘肃将立足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强力举措,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这也是甘肃省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构想,第一次在全国媒体上亮相。

王三运指出,甘肃将采取强力举措,建成“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一是着力发掘文化资源,增强甘肃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运用市场和产业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使文化资源增强生机、焕发活力,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着力发展各类园区,增强文化产业的要素集聚力。积极谋划实施一批能够吸引社会投资、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地方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向园区聚集。完善金融、税收、土地征用等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三是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文化企业的辐射带动力。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探索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娱演艺、文化旅游等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通过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扶持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走向市场,推动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文化企业。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来甘肃建功立业。四是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增强文化产业的资本吸附力。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力度,主动“走出去”,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来甘肃省投资,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来甘肃省发展。五是着力培育市场体系,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产品市场和交易平台、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要素市场和中介机构建设,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和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马少敏一起呼吁国家批准在甘肃省设立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刘基和马少敏的这一呼声也是甘肃代表团代表的共同心愿。

影响

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依托甘肃悠久厚重、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建立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样式的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对于保护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再从政策依据和意义、甘肃华夏文明的主要标志、甘肃文化的主要特色等方面详细分析后,刘基说,把甘肃建设成为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构国家西部东西方文明交流对话平台,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对于进一步加强西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大甘、青、宁、新、藏、内蒙古省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力度,维护国家边境安全、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观点

发展文化大省

文化产业开发是核心

准确把握和深入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特点及其资源优势,是我们正确认识甘肃历史文化及其资源价值的切入点。甘肃省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目前还不是一个文化大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指明了方向。如何将文化资源大省发展为文化大省,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谋划。

实现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是基础,文化产业开发是核心。必须以大力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体。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又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先导。只有对类型多样、独具特色的甘肃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基本特点和核心价值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揭示,甘肃文化的发展和产业开发,才会有所依归,才会抓住文化的灵魂。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内涵挖掘必不可少。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是一个量大面宽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计划、全面开发,也要突出重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无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或者是文化产业的创建,都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要有引进吸收、合作研究开发的勇气和气派。既需要科学性、前瞻性的战略设计,也需要许多部门、行业甚至广大民众的协作、配合与支持。

——天水师范学院教授雍际春

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人才储备及人均产值、财政收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非易事。甘肃必须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使文化成为甘肃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甘肃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相当数量具有经济意义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庆阳农耕文化、岐黄文化、丝路文化、军事文化、黄河文化、石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都需要保护传承和大力弘扬。

——甘肃省文史馆馆长张正锋

新闻推荐

庆阳至上海银川航线成功首航

商报讯(首席记者金奉乾实习生陈冰倩)10月28日,随着一架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的空客A320飞机着陆庆阳机场,标志着庆阳至上海、银川航线首航成功。这是庆阳机场继开通兰州、西安、北京航线后开通的第...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五个着力”为构想铺就通途 王三运指出建成全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做好“五个着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