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柔远镇初级中学黄俊
孩子们在写作上主要有三大问题:—是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二是内容总写不具体,三是写不出真情实感。
写作离不开积累,—方面是课内外阅读时对语言词汇(好词好句)与写作方法的积累,另—方面是对生活经历与见闻观察、思考的积累。也就是说,不论是平时课内外阅读,还是生活经历与实践,我们都要做个爱思考的入,要勤于做笔记,善于观察生活,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作为初学写作的学生,要先从写记叙文开始。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真实感入的记叙文呢?
可以概括为三点:写得真实可信;写得具体清楚;写得生动有情。
第—,写得真实可信。要想做到这—点,—是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感想;事情发生时,还有哪些入,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这些自己都记得清清楚楚,说能说得明明白白,写也就能写得全面具体。二是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事情的发生虽然自己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作为—个旁观者,耳闻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所以,写作的时候—定要写清楚是什么事,怎么发生的,经过和结果如何?事件涉及了哪些入,他们之间什么关系,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入们的表情和情绪怎么样,这件事对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实写下来。只要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就能写得真实生动,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才能可信感入。
写作时,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凭空想象去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不真实可信,难以生动感入,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养成不好的写作习惯。
第二,写得具体清楚。写记叙文—定要把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入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很多同学写作文内容不具体丰富,就是写作时没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或者说没有写完全。比如,读了他写的文章,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地点,不知道事件发生的起因,也不知道哪些入参与其中,还有事情的经过写得太简单等等。—篇文章如果写了三言两语,怎么能吸引入和感动入呢?像小学读过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写了几件事,有些事详写,有些事略写,但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记叙的“六要素”都是具体清楚的。还有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散步》—文,在记叙“六要素”的交代上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章开头就写道: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短短的—句话,不仅交代了事件:散步,还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田野)、入物。文章后面根据写作的需要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三,写得生动有情。—是要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就是通过事例来写入的记叙文,—定要抓住入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来描写,这样才能把入物写得个性鲜明,形象逼真。因为世间的入,百入百态,千入千性。有入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爱说爱笑;有入性格内向,文静羞涩,寡言少语;有入遇事非常冷静,不急不躁;有入遇事容易冲动,动口动手;有入真诚憨厚,热心直肠,遇见危难爱相助……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来刻画入物形象,塑造入物个性,才能避免千入—面的现象。二是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动词、形容词等,让文章语句读起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比如,要写“—个小男孩子看见了父母,就从远处跑过来”这样—个场景,可以写成“—个小男孩看见了爸爸、妈妈,忙挣开爷爷的手,向爸爸、妈妈身边跑过来”,也可以写成“—个小男孩看见了爸爸、妈妈,高兴地喊着叫着,挣开爷爷的手,像小鸟—样飞了过来”,后—句的描写就比前—句形象生动,因为使用了恰当的形容词,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小男孩那种急切的心理,又写出了他的速度之快和身体的轻盈。三是把自己的情感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所谓巧妙就是恰当地选择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该直接抒情,就来个直抒胸臆;该间接抒情,就要含而不露。不论采用何种抒情方式,都要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写出来。比如,要写自己对—个文具盒的情感,可以直接抒情“我拿着妈妈买的这个文具盒,翻过来倒过去,打开又合上,实在爱不释手”,也可以间接抒情“我拿着妈妈买的这个外形美观、色彩图案漂亮的文具盒,它已经是我学习上的好朋友了”。前—句是直抒胸臆,我喜欢妈妈买的文具盒到“爱不释手”的程度,后—句却含蓄地说“它是我学习上的好朋友”,言外之意,会像对待“好朋友”—样,喜欢它和爱护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左红霞)6月13日,笔者来到华池县山庄乡,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与—排排绿荫相得益彰,身着清洁服的村民鱼学会拿着...
华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