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新闻 正宁新闻 华池新闻 合水新闻 宁县新闻 庆城新闻 镇原新闻 环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华池新闻 > 正文

从“封捧儿”到“刘巧儿”

来源:市场星报 2017-12-12 01:04   https://www.yybnet.net/

1924年农历四月十五,陕甘宁边区华池县温台区第四乡封家园子,一个乳名捧儿的女孩呱呱坠地,家人取名封芝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女子,十几年后竟然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后来根据她的经历改编的评剧《刘巧儿》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1943年的初春,被县司法处判决“婚姻无效、听候处理”的封捧儿心事重重地住在姑姑家寝食难安。由于父亲贪图彩礼,强行将她与青梅竹马的意中人张柏拆散。19岁的捧儿被父亲前后许给三户人家后,最终被县司法处判定“婚姻无效”。恰逢此时,她遇到了姑姑婆家一个在合水县抗日人民政府当县长的亲戚,听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县长建议她去找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人称“马青天”的马锡五申诉。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封捧儿悲喜交加。第二天一早,她偷偷从姑姑家逃出来,日夜兼程,用了两天时间步行70里山路,赶到了陇东分区所在地庆阳县城。在一个古巷旧院内,她终于找寻到了“马青天”,顾不得任何礼节,捧儿冲上去拦住了马锡五的去路,痛苦至极地诉说了父亲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的冤屈。  ▋据《人民政协报》

错判

捧儿的父亲名叫封彦贵,在她出生之前就指腹为婚,1928年,年仅四岁的捧儿由父亲包办以十个银元的价格与父亲妹夫同胞弟弟张金才次子张柏订了“娃娃亲”。由于两家是亲戚,经常走动,两个孩子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慢慢产生了感情。

女大十八变,到了1942年,心灵手巧的捧儿已经出落得有模有样,凭着精湛的绣花、剪花手艺成为远近闻名的“巧手”。勤劳朴实的她,成长为边区的劳动模范、妇女积极分子。父亲封彦贵见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后悔当初与家境贫寒的张家结亲。为了从女儿身上捞到更多的“彩礼”,强行与张家退亲,另将封捧儿以法币2400元、银元48块,卖给了南源张跛子为妻。张金才知道此事后,向华池县政府告发这起买卖婚姻,经华池县裁判部判决,撤销了这次婚约。不久,爱财如命的封彦贵再次暗自以法币8000元、银元20块、哔叽4匹,将封捧儿卖给庆阳县刚刚丧妻的财主朱寿昌。此时,捧儿已与张柏这对有情人海誓山盟,得知真相后她在家中大哭大闹,并给张家捎去口信非张柏不嫁。

身为一家之主的张金才见封彦贵嫌贫爱富出尔反尔,一气之下集合了族里二十多位亲友携带棍棒,按照当地“抢亲”习俗,连夜赶了40里路从封家抢回了捧儿。封彦贵见彩礼落空,气急败坏地将张家以“抢劫民女罪”告到县司法处,司法人员听取了捧儿父亲的一面之词未经周密调查,命县警卫队把抢亲的人全部抓起来,以“抢亲罪”判处张柏与捧儿婚姻无效,张金才被判刑六个月,草草结了案,一对鸳鸯就这样被拆散了。对于司法处的判决,张家不服,封捧儿也不服,周围群众也很不满。

改判

封捧儿的讲述引起马锡五的高度重视。第二天他亲自赶往华池县受理了这起上诉案。

为了了解当地群众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马锡五和乡区干部走访了许多老百姓。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群众对封张两家的纠纷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对于封捧儿和张柏这一对小夫妻被拆散表示不满。这就证明前次县司法处的判决的确不妥当。

在此基础上,马锡五又派平日和捧儿熟悉的妇女与她谈话,了解她的想法,并亲自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捧儿的态度很明朗,她表示:“死也要与张柏儿结婚。”案情真相基本掌握。同年农历四月廿七,马锡五会同华池县司法处负责同志在当地乡村公所举行了公开审判大会,与此案有关人员全部到场。马锡五当众审明封彦贵屡次卖女儿、张金才等纠众抢亲,以及封捧儿本人对婚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征询到会群众对此案的处理意见。现场群众很多,人们对这种公审的方式十分好奇,争相发言。

摸清了大家的意见后,法庭作出如下判决:一、张柏与封捧儿的婚姻,根据婚姻自主的原则,准予有效。二、张金才深夜聚众抢亲有碍社会治安,判处短期徒刑;对其他附和者给予严厉批评。三、封彦贵以女儿为财物,反复出售,违犯婚姻法令,判处劳役,以示警诫。这场审判,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一对青年人更是欢天喜地,结成了美满夫妻。

改编成剧

马锡五对“封捧儿婚姻案”的公正审理,不仅使一对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争取婚姻自主的青年心愿得以实现,也使群众在参与案件审理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自觉遵守边区婚姻条例的意识,有力地打击了买卖婚姻的陋习。“封捧儿婚姻案”的公正判决一时成为美谈,并迅速传遍边区,“马锡五审判方式”也由此诞生。

1944年3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以“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为题进行了报道后,在抗日根据地引起强烈反响。木刻家古元以马锡五同志处理这一案件为题,创作了一副木刻《马锡五同志调解诉讼》(后改为《马锡五调解婚姻纠纷案》),发表在1944年10月9日的《解放日报》上。1945年,重庆《新华日报》以《一件抢亲案》为题,称赞边区的司法制度。陕北民间艺人韩起祥将这个故事编成《刘巧团圆》的书词,在陕甘宁边区传颂。陇东中学的语文老师袁静将此故事作为题材写成剧本《刘巧告状》。新中国成立后,首都实验评剧团将剧本改编成评剧《刘巧儿》,并拍成电影。1955年,邓颖超同志在北京看了由新凤霞主演的评剧《刘巧儿》后指出,要把该剧灌成唱片在全国宣传,一时间刘巧儿成了青年人追求幸福婚姻的榜样。

1955年,农村合作化后,封捧儿开始叫回大名封芝琴,她曾先后当选为乡、县、省人大代表,当上了村里的妇女干部,到处现身说法,成为宣传新《婚姻法》的积极分子。直到如今,封芝琴老人正与养子一家幸福地生活在她曾与张柏风雨共度的院子里。

新闻推荐

甘肃民间艺人用套色剪纸留住“多彩乡愁”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剪纸传习所,剪纸艺人赵星萍手里的剪刀一开一合,碎纸片纷纷扬扬坠落地面。不一会儿,土窑洞、木头窗、针线篮等造型栩栩如生展现,构成了一幅乡土气息浓厚的农家画面。“你看我剪的...

华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哦,子午岭2017-11-18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从“封捧儿”到“刘巧儿”)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