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 魏博庆
对于49岁的王坚来说,有关童年的记忆,都在他收藏的那一本本小人书里。那一本本巴掌大的小人书,承载了王坚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就没我们那时候幸福了,家庭作业和各种兴趣班几乎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玩乐时间。”王坚说。
无忧无虑的童年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觉得对小孩子来说,让他玩好,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现在的老师和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了。一放学,不是家庭作业就是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王坚说,孩子的课余时间被严重侵占,他们既没有玩好,也没有学好。
王坚祖籍在白银市会宁县,因父亲在合水县工作,他自小在庆阳长大,后来在庆阳参加工作。他的童年是在父亲教书的合水县第三中学里度过的。
打弹弓、滚铁环、荡秋千、弹杏核……说起童年时的玩具,王坚能列举一大堆。他说,没有上学前,他就跟随父亲住在学校里,因为平时父母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精力管他,所以他有很多自由时间。“有时候,和邻居家几个孩子出去玩了一天,回到家身上全是土,父母也不会责怪。”
“那时候,老师不会布置太多家庭作业,也没有什么兴趣班,放学后的时间都是我自己的,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事情。”王坚说,正因为他喜欢玩的这种性格,在学校结识了很多好朋友,课余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大家的感情也特别好,不管谁有困难,大家都竭力相助。
“现在看来,我们这些小时候有很多自由时间和空间的孩子,干起事情来会特别认真,时间管理方面的能力甚至要比现在整天在父母催促下学习的孩子强很多。” 王坚说。
小人书里的乐趣
王坚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对小人书的感情如此深厚,是因为小时候电视机、广播等普及率不高。除了学校里发的课本外,小人书是小孩子们唯一的课外读物,再加上小人书的内容以图画为主,看起来更直观,自然成了小孩心爱之物。
因为小人书里的图画主要采用手绘的方式,所以大家也习惯称它为画册。形象的图画,配上简短的文字,对阅读者是极大的吸引。王坚说,他特别喜欢看小人书,经常死缠烂打问父亲要钱去买小人书,每本书他能反反复复看好多遍,直到过足了瘾,才借给同学看。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坚买到了一本名叫《西游记》的小人书。自此,他被里面的孙悟空深深吸引,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腾云驾雾,成为美猴王。当然,王坚当美猴王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但美猴王身上不惧不怕、疾恶如仇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他。
后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小人书慢慢退出了孩子们的视野,很多人就把它当作收藏品,封存起来了。王坚把原来读过的小人书全部保存了下来,后来又四处寻找收藏了很多,现在能收藏200多本。
难以割舍的记忆
王坚是一个怀旧的人,虽然他自己不肯承认,但他把有关时代记忆的东西,几乎都保存下来了,三室一厅的屋子里堆地满满当当。
“有些东西,就需要有心人去保存。”王坚说,比如说小人书,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可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给他讲,是听不懂的,因为没见过。
基于担忧一些时代的记忆断了,他坚持不懈20年,收藏了各种物品,小人书、粮油布票、火花、烟标、公园景区门票、大小活动入场券、报纸、餐券等,并把它们视若珍宝。
在王坚看来,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带来了先进和文明,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紧迫感,大家似乎来不及回顾过去,也来不及思考未来。他说,现在,老师急着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家长急着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能快人一步,孩子整天为学习忙的晕头转向,哪有什么童乐可言。
新闻推荐
通讯员张关宏贺强金秋10月,笔者走进合水县板桥镇马洼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苹果箱依次排开,一群工人正在分拣、...
合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