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新闻 正宁新闻 华池新闻 合水新闻 宁县新闻 庆城新闻 镇原新闻 环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合水新闻 > 正文

王昌寺村 “三变”拓宽产业扶贫路

来源:陇东报 2018-06-11 01:04   https://www.yybnet.net/

■文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李政寰

图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陈飞

“以前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一亩地下来最多收入500多元钱。现在,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除了每亩600元的租金外,还有合作社的收益分红,加上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两万多元不成问题……”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村民朱海燕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在王昌寺村,从过去亩产收益百元到如今年收入2万元,不只是两个简单的数字,更是农户观念的转变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村“三变”改革精神和脱贫攻坚行动带来的成效。

贫困村里有产业

5月16日,王昌寺村,云淡风轻。走进合水县盛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自动喷灌“嘶嘶”的喷洒声中,水雾散落在星罗棋布的碧绿菜地里,远处一排排整齐的连栋钢架大棚蔚为壮观。

一大早,周虎挨个查看各个大棚里蔬菜的长势,边看边和技术员商讨蔬菜施肥的水肥比例。周虎是定西人,从事蔬菜种植和贩卖已有25年,可以说经验丰富。2016年,他“相中”了王昌寺村这块“风水宝地”,与自己常年合伙做生意的江苏省南通市人马善光一起来到王昌寺村成立了合水县盛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个千亩蔬菜基地。“王昌寺村川地连片,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发展蔬菜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周虎说。

“200亩的连栋大棚种的都是娃娃菜,最近这段时间娃娃菜行情较好,每亩的产值都在1万元左右,仅这一茬就能收入200多万元,就这还没有算露地蔬菜。”周虎对今年的收入很是乐观,预计全年下来能收入500多万元。

“今年,村上将整合部分涉农项目,为合作社筹建一座6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以解决蔬菜储藏难、运输难问题,促进蔬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保鲜库还可解决100人的就业,保鲜库也将以资产入股合作社享受分红。”王昌寺村村支书杨平洲介绍,仅盛强蔬菜农民合作社每亩每年支付群众土地流转费600元,每隔三年每亩增加100元,户均可分红3360元。同时,村上每亩另外收取管理费50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收入10.25万元。

和周虎一样,同时“相中”王昌寺村这块“宝地”的还有合水县本地人文天成。在县乡的支持下,做了多年园林绿化生意的文天成把王昌寺村闲置的荒山地集中利用起来,和他人合伙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了占地1万多亩的固城乡生态农谷。

“生态农谷现有设施农业区、果蔬采摘区、苗木花卉繁育区、特禽养殖区、休闲养生区‘五大区块\’,各个区块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虽然,生态农谷现在处于项目前期投资阶段,但文天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目前,生态农谷主要以销售花卉为主,今年预计可销售10万盆菊花,能收入200多万元,维持生态农谷正常运转不成问题。再过一年,农谷的各个区块建设完成,年收入上千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固城乡副乡长徐小鹏是王昌寺村的包村干部,从生态农谷的招商引资到开工建设他都有参与,对生态农谷再熟悉不过了,他说:“我们把生态综合治理、富民产业培育和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突出‘三变\’+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借助自然资源禀赋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以荒山宜林地等资源入股企业,由政府负责基础设施,企业开发建设,群众最终参与分红。”

王昌寺村村主任刘兰红介绍:“生态农谷流转山地10200亩,每年向村集体支付流转费5万元,每亩向农民支付50元,每隔三年每亩增加50元。今年,村里还计划将鱼塘、窑洞宾馆、智能温室等资产入股企业,按照占股比例和收益情况进行分红。”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王昌寺村齐氏家族传承家风家训—— 好家风造福一方老百姓

■文/图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李政寰“尊祖敬宗,和家睦族。读书尚礼,交财尚义……”在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齐家庄组,每年春节...

合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王昌寺村 “三变”拓宽产业扶贫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