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张婧武传英通讯员孙瑞祥
近期,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市展开“为烈士寻亲”活动,为牺牲并长眠他乡的烈士寻找家人,让烈士的后代得以祭奠,挖掘整理烈士们的光荣事迹,将红色精神、革命传统传承下去。
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各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本报曾报道的“为22位革命烈士寻亲”有了新进展:在平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络下,籍贯属于平度的6位烈士全部找到亲属。截至9月12日,22位烈士中已有13人有了亲属线索。
>>>陈万春烈士之子
七十多年,终于找到父亲
陈万春烈士:1923年出生,籍贯平度县白埠公社白埠村(现平度市同和街道南华里村),1946年入伍,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牺牲,生前系华野九纵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六连战士,立三等功一次,埋葬于济南市历城区革命烈士陵园。
“七十多年了,终于知道父亲葬在哪里。我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个事,但是都没找着,谢谢你们了。”76岁的陈喜良激动万分,因为他得知父亲陈万春就埋葬在济南历城区革命烈士陵园,“我是1945年生人,我不到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参加了革命。”陈喜良告诉记者,他对于父亲的印象大都来自母亲的讲述。
在陈喜良的印象里,只知道他的父亲是名军人,母亲则是天天盼着父亲能够回来,“当时家里有一张父亲身着军装、背着枪的照片,承载了我童年时候对父亲所有的念想。遗憾的是,这张照片在后来搬家时丢失了。”
“我父亲是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当时家里人都不知道。”陈喜良说,“因为父亲出去很多年一直都没消息,也没有任何来信。加上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想找人非常困难,母亲就托组织上帮着寻找。”1959年,陈喜良家收到民政部门发来的一张烈士证明书。“这么多年我也很痛苦。一生基本没见着父亲,也没有得到过父爱。”陈喜良说道。
“从父亲参军入伍起,母亲一个人把我带大,非常不容易。”陈喜良回忆,“我一直想找父亲,但是上哪找去?我也想知道我父亲埋在哪儿,但是哪里答复都是不清楚,那时候通讯都靠书信往来,事情很难办。”
1965年,陈喜良坐着火车从东北回到山东,在处理完工作事务后,就想顺道回趟平度老家,打探他父亲的下落。“到那一看,父亲牺牲确实能查到,但是具体埋葬地点,当时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答复也是不清楚。”陈喜良说道。
2019年,陈喜良再回平度老家探家,曾到平度烈士陵园扫墓,顺便想问一下详细情况,看看烈士陵园有没有父亲的名字。“回去的那天,烈士陵园并不开园,但工作人员听说我是大老远特地回来寻亲,就热情接待了。他们在电脑上查看,我父亲是哪年入伍、哪年牺牲的记录都有,埋葬地点是在济南。济南具体什么地方,工作人员就不知道了。”陈喜良说道。
“听母亲说,父亲曾经是村里民兵队长,家里兄弟两个。本来要去当兵的,应该是还没结婚的叔叔,而我父亲当时已经结婚都有我了。”陈喜良说,“我奶奶那时候说我叔叔岁数小,不同意,我父亲就去了。那个时候为了革命,哥俩就得有一人去上战场。”
“虽说我是革命烈士后代,但这一生也挺苦恼,基本没见过父亲,也没得到过父爱,甚至七十多年都不知道父亲葬在哪里。”陈喜良告诉记者,“等秋收完,过了长假,我准备跟老伴到济南去扫墓。看看父亲究竟埋在哪,我想弄明白父亲是在哪牺牲的。”
>>>董先法烈士之子
对父亲的记忆都是听来的
董先法烈士:1929年生,籍贯平度
新闻推荐
平度市技工教育成果展暨技师学院建校30周年庆祝活动上,平度市技师学院各系部精心准备,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成果展示,...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