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平度新闻 > 正文

结缘地瓜戏,42年情难了 67岁老人夏子伟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老戏种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7-13 06:38   https://www.yybnet.net/

平度市戏曲家协会明村会员俱乐部成立暨揭牌仪式。1993年,夏子伟在北京学习。地瓜戏创作中。家庭文化氛围浓厚。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禚佩佩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李珊

7月6日,记者慕名来到平度市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夏子伟老师住所。夏老师说,“最近还真是比较忙,前段时间,在实验中学刚刚结束的戏剧文化活动上,我带领4个家长和4个学生参与创作了以沂蒙山抗日战争为原型的地瓜戏节目。”在与地瓜戏结缘的42年间,他谱写出的好戏不断。

戏里唱出好生活

“市委市府打平台,庄户剧团进城来。开天辟地新鲜事,百姓唱响大舞台。乡村战略新举成,美丽乡村甲天下。方言鳌占赞理论,地瓜戏唱出新变化。”虽然戏本还未完成,但其中字字珠玑,反映了夏老师真实淳朴的乡村感情。

“明村现建有2个水厂,哺育整个镇的13万人口,也是平度市第一个喝上黄河水的村镇。”夏老师骄傲地说,“要说乡村变化,那可不是一星半点。跟农民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土地,我们戏里也唱到了‘土地再续30年,农民吃了定心丸。’还有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你看,就像我1979年才对草房子说再见,盖上了宽敞的瓦房。2015年,在县城里买了套小房子,来颐享天年啦!”平度市多次入选最有发展潜力县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群众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与地瓜戏结缘42载

半岛记者采访了解到,1976年,夏老师从第一次参演地瓜戏《沙家浜》已有42年。夏子伟老师生于1951年,1974年入党。1980年,担任民兵连长、孙正东村副书记;1983年,带领孙正东村开始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切实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94年—2011年,任镇水利站会计;2014年,担任平度市戏曲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担任明村会员俱乐部的会长,专注于地瓜戏文化的创作与传播工作。

据夏子伟介绍,地瓜戏与平度孙正东村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清朝末年,村里的老人收留了流离在外的乞讨者,他们用唱戏的方式表示感谢,村民送给他们地瓜、地瓜干和地瓜饼子给他们吃,地瓜戏由此得名。随着地瓜戏的演变发展,它的演唱内容更多的是胶莱河风情及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是真正的草根艺术。

“‘为人和善、乐于助人、付出爱心、收获快乐\’一直是我们这里的待人之道。”正是在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戏剧文化的熏陶下,夏老师在1994年担任镇水利站会计时,带领一伙戏迷朋友们挖掘整理了《打炕洞》、《刘公案》等剧目,自此与地瓜戏有了不解之缘。

夏子伟提到,在接触地瓜戏的四十余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在参与地瓜戏的创作与传播,“空闲时间,我就写戏本,村里变化、政策变化、家里老小有啥开心的事我都会提笔写一写。”地瓜戏轻松幽默、朗朗上口,还接地气:《胶河调唱唱俺的家乡好》《瓜果之乡变化大》,美丽乡村变化每一天;《儿女情思》《老来乐》,生活喜乐在心间;《“地瓜戏”唱响新时代》《“地瓜戏”声声颂党恩》《胶河大鼓颂党恩》,唱响十九大精神。

地瓜戏再次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喜爱

半岛记者了解到,在平度市文联和明村镇党委的支持下,现已组织成立了6个俱乐部,2个剧团,1个明村分会城区文化活动中心,拥有会员800多名,还拥有平度市唯一的一座农村戏楼——孙正戏楼,已被列为平度市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民俗和历史研究价值。地瓜戏已更名为“胶河调”,多次登上现代舞台,歌唱新时代、新风尚、新生活。

“协会成立之后,我们到各地去演出,去慰问敬老院老人、参加上级部门主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和赛事,我们去年戏曲进校园、学习宣传十九大戏曲展演、《官北古村》演出等等,给各地群众带来了欢声笑语”。

“文化传承,首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我的孙子打小看着我拉二胡长大的,你看,现在他13岁了,二胡已经七级了。”夏老师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潜心创作,地瓜戏永流传

今年5月份,夏老师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称号。他说到,每一次荣誉的获得既是对他莫大的肯定,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半岛记者在夏老师家中看到他与别人合作策划创作推出的现代独幕剧吕剧《瓜果乡情》的剧本,“剧本、演员、服装等都是我们自己亲力亲为,我们的剧本在不断创新,符合新时代下乡村发展的实际,我们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向大家传递生活的变化。”

“这是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研究和整理的《地瓜戏的由来和变迁》。”半岛记者翻阅了这本书,有关地瓜戏的由来、发展历程、俱乐部的建设等内容纤悉无遗。也正是在多方努力下,才会有今天焕然一新、欣欣向荣的地瓜戏,才能这个曾经淹没在农村的好戏走进寻常百姓生活中,为乡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夏老师强调说,“我是一名乡村文化工作者,我有义务去传播文化、弘扬正能量;我更是一名党员,有责任为推动乡风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几十年来,夏老师只坚持做这一件事,他始终铭记党员的身份和责任,用自己的力量为公为民,让地瓜戏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夕阳寻梦不落幕,枫情凝露戏曲美”夏子伟老师坚持为传承地瓜戏而奔波;作为老党员,“唱支好戏群众爱,人民公仆不停歇”,夏老师不遗余力挖掘群众文化。“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我们会继续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用自己的歌声唱响新时代。”

新闻推荐

推进“互联网+”打造“智慧民政” 平度市民政局积极推行为民便民新模式

半岛全媒体记者禚佩佩通讯员李林宝近日,半岛记者从平度市民政局了解到,为紧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平度市民政局通过各...

平度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结缘地瓜戏,42年情难了 67岁老人夏子伟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老戏种不断发扬光大)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