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平度新闻 > 正文

加快产教深度融合,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5-25 06:38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华锋

通讯员李燕李增秀

5月16日,在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校园内,一阵阵花香扑鼻,一层层碧绿扑面。一场特别的欢送会正在举行,2015级数控专业的20多名学子即将离开校园,奔赴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他们将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迸发青春的活力,开启新的征程。

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刘经理说:“现在技校的学生真是紧俏,我们来协商了好几次,才来了20多个学生。”学校实训实习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场景我每年要经历几十次。学校近些年来对产教融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平度技工\’已经成了响当当的人力资源品牌,往往学生还不到实习时间,就受到了众多企业的争抢。”据介绍,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很多毕业生在企业中已成为技术大拿,成了领人刮目相看的高收入者。在青岛北部,一个名副其实的技能人才高地已经崛起。

订单育才,组建技工教育集团

在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月份是一个忙碌的季节,平度高级技工学校2014级高级数控车工班的徐明超,正在智能化生产线上熟练地操控着,看那架势根本不像一个顶岗实习人员,而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工人。徐明超说:“每天穿梭于机床之间,每天跟师傅一点一滴地学习,看着一件件精致的产品出炉,心中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现在的徐明超已经能够独立操作设备,成了车间的重点培养对象。师傅对他的评价是,这小伙手里出活啊。

对于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的顶岗实习生,德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刘经理这样认为,技校顶岗实习的学生有“四强”:适应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只要这些孩子愿意,公司一定会留下他们,而且肯定能成为技术高手。

从这一侧面不难看出,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确实受欢迎,而这一切得益于学校近几年来实施的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据介绍,从2012年开始,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就以自身的师资优势和办学经验为基础,联合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地恩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青岛巴龙特尔制衣有限公司这三家大型企业,组建了青岛地区唯一一家郊区技工教育集团——青岛平度技工教育集团,开始了办企业型教育的新尝试。随着按需培养人才的方式一炮打响,陆续有企业与学校洽谈合作,技工教育集团规模持续壮大,越来越多的优质大中型企业加盟。青岛平度技工教育集团从组建到现在,已由最初简单的校企合作,发展成为“政、校、企、行”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涵盖行业、企业、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平台。截至目前,集团已有中车青岛四方、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上汽通用、柳州五菱、三利集团等40家成员单位,带动、辐射,合作企业总数达210家,涉及数十个行业门类,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深入探索,企中有校校中有企

2015级电气自动化班的陈安璐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虚心好学的工作态度,在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很快掌握了各种复杂的编程工艺,提前通过层层考核,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利”人。陈安璐就是“企中校”的受益者之一。

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刘经理表示,他们公司与平度高级技工学校的合作始于10多年前,这两年来合作得越来越密切。公司先从参与技工教育集团中尝到了甜头,随后与学校的“企中校”合作更是获益匪浅,来企业的学生来之能干,干能出彩,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据平度高级技工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中校”是学校在近年来创新探索和实践中,将教室搬进生产企业,专业课教师在车间里现场授课。学校本着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综合素养较高的高技能人才的出发点,与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同时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及企业生产实际,制定了共同培养方案、计划及保障机制等。学校安排骨干教师授课、管理。教师结合企业生产案例进行课题讲授,企业师傅参与实践指导。将课堂搬到企业车间,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较好的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企业文化、管理知识、安全知识,而且可以学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除了“企中校”,校园里的“校中企”也开展得热热闹闹。海尔集团日日顺云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入驻让学生在教室就能参与网络贸易实践;青岛江铃工贸有限公司则在电气专业开设了企业课堂,学生掌握了模拟设备后,立即就能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作真实的电气设备;海信智动精工“校中企”;京东产业技能人才培养集团的合作项目即将入驻学校……企业派遣的技术骨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让学校师生在“校中企”中收获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还能零距离感受大师名家的工匠精神。这种产教“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自己的工匠品格。

谋划未来,搭建技工教育“立交桥”

有专家指出,我国技能型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预计到2020年,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这里所说的高技能人才,已经不是某一单纯项目的技工,而是复合型人才。在专业要求上也从原来的专业化转向专业群化。对于技能教育来说,因为教育周期的滞后性,原来的培养方式实际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正鉴于此,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再次调整办学思路:既要加快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速度,又要超前谋划,储备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工匠。2018年,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提出了“技能教育超前5年”人才养成计划,并把2018年作为“校企深度融合年”。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积极对接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增设无人机技术、增材制造、航空轨道服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开始为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培养和储备高技能人才。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加快建设,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开设的高级工、预备技师专业,为广大学生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搭建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通道,让技工教育变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能力”的“立交桥”。

数字为证,技能人才高地已崛起

对于社会,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各类技工人才,其中这些人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5年以内有高达八成的本土就业率,将大量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受过专业教育并拥有一技之长的“平度技工”。学校积极探索新思路,创造办学新格局,增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将人才资源优势在平度、青岛乃至全省范围内进行最大程度的辐射,从而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重点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区域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基地,构筑起了技能人才高地。

对于企业,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始终坚持自己的担当:先看看近几年的数字,2016年,近千名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2017年,仅上半年就有800名学生走上跟岗、顶岗实习岗位;2018年前5个月,又有700名学生走出校门奔赴企业。这些学生主要集中在海信、德盛机械、三利智能动力、征和工业等70多家大中型企业。听听“五菱联发”的人事专员武汉的肺腑之言:“以前是我们选择学生来源,现在是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选择我们。我们看到学校实力和学生的能力后,总担心学生不愿意来我们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考察,这些平度高级技工的表现远超我们的预期,他们身上已经展露出青年工匠的风范。”

对于学生,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始终有着自己的情怀:孩子来上学就是奔个好前程,唯有想方设法为孩子们的未来考虑,才不失办学之初衷。在中车青岛四方公司,技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和车间领军人物;在三利平度公司,管理部经理曹文斌说,平度技工的流动性很小,他们中有很多都成了车间主任和车间主管……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目前的统计,学校毕业生除了少数升学和入伍者以外,其余的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个好前程。

时代呼唤大国工匠,呼唤工匠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直走在时代前列的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会走得更广阔,走得更辽远!

之四

新闻推荐

四院开展系列活动庆祝护士节

技能大比武。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邬明洋通讯员房英5·12国际护士节主题演讲比赛、技能大比武……近日,平度市第...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加快产教深度融合,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