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农谚讲,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在平度市郭家烟村的农田里,农民们抓住春雨带来的有利墒情,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花生播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里的花生从播种到收获全都用上现代化的 “铁家什儿”,种花生的 “老把式”——70岁的徐学远今年种上了8亩花生。
“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徐学远介绍,平度大花生是该市19种国家地标农产品之一,花生产业是当地农民的重要增收产业之一。前些年,他有些力不从心。“花生从种到收,出力格外多。上了年纪,体力跟不上了。 ”可去年在该市农机部门组织的花生全程机械化现场展演会上,花生一体化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的出色表现又点燃了他继续种花生的信心。
“农村99/61/38现象凸显,对农业机械化,尤其是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平度市农机局局长徐明堂表示,近年来,平度市牢牢抓住“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机械化”这一关键核心,在普及推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又开始重点突破大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今年年初,青岛弘盛机械公司参与研发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参与青岛农业大学的尚书旗教授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当地乃至全国花生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结合青岛市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该市鼓励以青岛弘盛为代表的农机研发生产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5月份,该企业参与实施的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将全面启动,将在两年内研发出国内最先进的“四垄六行”智能收获机,改变国产花生收获农机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局面。同时,该市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让利惠农,培育市场,普及农业机械化意识。
“花生播种机有‘一垄两行\’的,还有‘两垄四行\’的。 ”为徐学远播种作业的农机手郭召阳说,“过去4个人一天能种3亩地,现在一个小时轻松搞定。 ”因为种收不愁,所以老人、妇女都能轻松照料几亩花生地。据该市农业部门统计,在花生全程机械化的带动下,平度花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0万亩以上,并涌现出了廉家花生专业合作社万亩花生种植基地、青岛大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花生种植“大户”,花生种植呈现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态势。(记者 陈勇通讯员 徐升川 董道鑫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平度首创公交“线长制” 专人监管公交运营服务,服务质量有了新提升
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通讯员孙晓东任晓宁报道本报5月5日讯5日一大早,平度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潘建斌早早来到长春路公交总站,查看当天1路公交发车准备状况。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他又多...
平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度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