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韩小伟通讯员张德杰李莎莎报道
本报4月14日讯天气寒冷时6个煤炉保证大棚内温度,葡萄“比人金贵”。乍暖还寒的四月,草木始抽新绿,在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丰收的喜悦已经洋溢在果农们的脸上。经过大棚栽育,原本在夏秋才能上市的葡萄,在这里一过清明就已经成熟,比露天种植整整提前了三个月。
果农胡炳科栽种的葡萄成熟最早。“我们大棚种植的葡萄品种叫‘乍娜\’,生长期短、抗运输、肉质紧实。这个品种是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从几十个品种里挑选出来适合大棚种植的唯一品种。”今年58岁的胡炳科已有21年种植葡萄的经验,看到葡萄丰收,他很高兴。
为何能比村里其他农户家提前十天上市?胡炳科道出了“秘诀”: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一过,他就在冬暖式大棚里支起六个传统煤炉,“这些煤炉可以保证大棚里的温度在夜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让葡萄能够昼夜生长,提前成熟。”胡炳科说,照顾这个大棚可不容易,即使是“三九”的夜间,也需要每两个小时加一次煤,“这些葡萄可比人金贵多了。”
精心照料的葡萄为果农们带来了可喜的收获。东岳石村种植“乍娜”大棚葡萄的有20户果农,合计50个大棚,占地60余亩,目前,葡萄已经迎来丰收季,亩产达到3000斤。“这些抢‘鲜\’的葡萄,还没上市就被商家预订了,收购价在一斤120元,每亩纯收入可以达到5万余元。”胡炳科说,算下来,一串葡萄差不多就能卖到50元。
新闻推荐
早报讯昨天上午,备受瞩目的潍莱高铁平度段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平度49个项目同步集中开(复)工,总投资额达350亿元。潍莱高铁项目起自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终至青荣城际莱西北站,全长约126公里,平度段约66.1公里...
平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度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