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平度新闻 > 正文

深耕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理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来源:阿坝日报 2017-04-12 10:37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秦远俊哈斯满

村镇环境整治、星级文明户评比、城乡共建精神文明……4月,走进美丽的吉祥谷河畔,“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宛如一阵阵春风,让一朵朵鲜艳夺目的文明之花在理县各村镇竞相绽放,释放出无穷活力,充溢着无限生机。

美丽的背后是理县党委、政府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到百姓的生产生活中,用制度去推动,用活动去感染,用典型去引领,让一粒一粒,大爱的种子,盛开出一朵朵满园飘香的文明之花。

见贤思齐,向善向上——树立标杆,做好引领示范,让文明之风深耕群众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理县从来就不缺榜样。“最美理县人”、“美德少年”……随着一批批先进人物的涌现,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物闪烁出耀眼的星光。

身边的事,最容易理解。

荣兴元,自2000年在朴头乡开始经营自己的“荣兴元饭店”,他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和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了顾客的交口称赞,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榜样。

生长于蒲溪乡奎寨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祁富云,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成立理县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在经营合作社的同时还传授当地农户养殖技术,带动当地130余农户致富奔康。

身边的人,最容易感人。

今年75岁的王嘉俊,多年来,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挖掘传承古老的羌族文化,用执着与智慧书写羌族文化精髓,延续古老羌族文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公民”。

达红梅,理县通化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用一个女人10余年的春夏秋冬,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也让自己的家庭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

……

如今,荣兴元、达红梅等人物的事迹已经成为了理县引领好乡风鲜活的教材,文明之风已深入千家万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得到普遍认同,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广大群众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处处人心向善,人人见贤思齐。近年来,理县持续发挥先进典型模范带头、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让爱国爱党、爱村爱家、感恩奋进、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优秀文化,表彰先进典型,巩固淳朴民风,着力传承培育优良家风,积极推动文明乡风的形成。坚持用最美理县人影响身边好人,用理县故事教育人,构建起道德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模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时代先锋”与“理县楷模”层出不穷,平凡人的事迹不断涌现,他们成为理县儿女追崇的标杆,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源源不断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力量,继而孕育出一批又一批新的“道德生力军”,成为实现理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之源。

群众参与,惠及民生——成效初显,乡风民风美起来,让文明之风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家书屋常开放,法律知识很全面;早看早学早受益,夺取文明双胜利……”3月29日,在理县通化乡政府,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快板队表演拉开序幕。

“这些村镇的民间演出队十分活跃,其节目大多由本土民间艺人创作,以身边故事为题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通化乡党委书记颜贵军告诉记者,通化乡快板队成立于2004年,这支民间自发成立的14人宣传队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动了当地“乡风文明”建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了实施“乡风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在他们的感染下,如今在通化乡,随地倾倒的污水被排污管道引至村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堆积成山的垃圾及时被集中收集清运,村里再也闻不到异味……不仅乡村更美了,还让广大群众尝到了“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创业“甜头”。

“村里干净了,节假日的游客也因此而增加了。把危房改造和村容村貌建设结合起来,不仅让村民住上新房,还让他们拥有了‘第二产业\’,一方面给村民带来了增收途径,另一方面也为建设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开了好头,大大提高了农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以旅游业兴村的西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树军深有感触地说。

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打造了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文明有大有小,提倡节俭也是一种文明,现在日子好过了,但不浪费才能守住我们的‘金窝窝\’,勤俭持家才能幸福长嘛!”甘堡乡甘堡村村民刘树安说,如今在甘堡村,村民们办婚丧嫁娶的宴席使用的是自家产出的猪肉、鸡肉、蔬菜等农畜产品,一改过去“凡是大事必定订酒席”的攀比之风,这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还带起了好风气,“大家的农畜产品销路也宽了!”

村美、民富、风正,随着“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为广大群众带来的实惠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甘堡乡党委副书记周水平告诉记者:“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村都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通过各种方式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成效初显,乡风民风美起来了。截至目前,理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州级文明村镇16个,县级文明村镇25个。今年,县委宣传部等20个县级单位与通化村等20个村(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协议,积极争创文明村镇,力争到2020年全县88个村(社区)都建成文明村镇,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红利”。

如今的理县,青山绿水间,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山间沃野中,文明之花分外鲜艳。

新闻推荐

谨防共享经济被“钓鱼经济”损毁

日前,多名网约车司机向媒体举报,称去年6月遭到平度市交通局与社会人员合谋的“钓鱼执法”,事后社会人员向警方交代,曾和几个同伴到莱阳帮平度市交通局约车,每约一辆会得到200元酬劳,按周结账。去年7月2...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耕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理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