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4月5日讯 “同学,你是从新中国来的吗?”“那我们胜利了吗?我们的国家怎么样了? ”“我们的国家国富民强,她充满自信,给了我们最深厚的安全感,她让世界刮目相看! ” “太好了,真想看看新中国,真想亲手建设她!孩子们都能上学了吧,都能自由奔跑,健康长大了吧? ”“人人有学上,家家有希望,我们特别幸福! ”…… “叔叔,你看,这盛世如你所愿。 ”
一岁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又是一年清明,4月5日上午9点,一名青岛小学生与革命烈士穿越时空展开了对话,这是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的“传承英烈精神奋进伟大征程”清明云课堂中的一幕。
近18万人次同上一堂课
为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市民清明祭扫、学习、缅怀英烈的需求,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于4月3日到4月5日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祭扫活动,今天上午,“传承英烈精神 奋进伟大征程”清明云课堂活动开播,近18万人次共同观看了直播。
踏寻英烈足迹,追寻信仰之光。青岛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而时间就是最好的记录者。周浩然、解文卿、孙春林、袁超、邓龙翔、王一民、徐玉珠、张克信……一个个在黑暗中前行的身影化成英名碑上金色的名字,永远护佑着青岛这片红色的沃土,他们有的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有的与年迈的父母和尚在襁褓的子女骨肉分离,直至为青岛革命和发展献出生命。
“云课堂”追思英烈
“云课堂”上,革命烈士武胡景的外孙女王一竹讲述了外公武胡景和外婆侯志这对革命伉俪的英雄事迹
“1928年,外公武胡景和外婆侯志一起来到青岛开展工作,他们深入工厂、码头,到工人中宣传发展党员,在他们的努力下,青岛党组织迅速发展,建立了9个支部,党员从38人发展到133人,还增办了《青岛日报》和《小工友》两份报纸。外公和外婆孕育了三个孩子,我的母亲是他们的大女儿,刚两个月就被寄养到了唐山地下党员马云清烈士家里,母亲对外公外婆完全没有记忆,这是她一生的遗憾。”王一竹说。“姥姥姥爷给了孩子们生命,却给不了他们父爱母爱,这也是我们的革命先烈舍生取义、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值得我们深深铭记,代代传承。 ”
“寒冬阴郁,海风呜咽。我们不愿回忆那天刺骨的冷,正如我们不敢去想你承受了多么剧烈的痛。尖刀刺中了你的胸部、上臂、肩部、颈部,可你死死抓住嫌疑人,不放手,就是不放手……别立福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他用他的一生捍卫了对党忠诚的信念,战友们永远记得他的坚持、坚守、温暖与包容,群众将永远把他的无私大爱记在心间。 ”“云课堂”上,“云共读”活动优秀家庭张程媛家庭动情地讲述了别立福烈士的事迹。
“你若记得,他便活着,你若记得,他就无悔。”在青岛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共有24000余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烈士17000余名,无名烈士7000余人,青岛没有忘记他们。 “英雄者,国之干。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到依法惩治诋毁亵渎英烈的行为,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守护英烈,就是守护一个国家的光荣记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总是让人心生无限感慨。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让英烈事迹代代相传,让英烈精神生生不息,我们必将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慨然前行。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蔺君妍)
新闻推荐
清明假期期间,青岛市中心医院及青岛市海慈医院各项诊疗工作正常运转,市民可放心就医。青岛市中心医院中心院区门诊科室:清...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