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鑫鑫
防疫的特殊时期,人人口罩要戴牢。然而,“大白”为了路边救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摘掉口罩进行人工呼吸!3月22日,在市北区一处核酸采样点附近,来自青岛妇儿医院的两名90后女医生,联手施救晕倒老人,其中一名施救者还是医院规培医生。越是在疫情期间,越是有未知的风险,越是凸显医护人员非同一般的勇敢与担当。
为救倒地老人,冒险摘下口罩
有人晕倒了,有没有懂急救的医护人员!”3月22日清晨7点,市北区开平路街道劳动广场正准备开展第四轮全民核酸检测。突然传来的阵阵呼救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在9号窗口,刚刚穿戴好二级防护服、正准备为市民采样的王兴兰也听到了呼救声。由于帽子捂得过于严实,她并没有听清具体的内容。然而,医生的职业敏感告诉她,“可能出事了!”来不及做过多思考,她当即举手“报告”,跟着求助者朝劳动广场入口处一路狂奔。“果然出事了!”当王兴兰赶到事发现场时,只见一位老人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头部还有外伤。
旁边有知情人士透露,老人有心脏病史。王兴兰赶紧蹲下为老人检查生命体征。“我先用手去测试老人的脉搏,然而,隔着两层厚厚的橡胶手套,我根本摸不到。”王兴兰回忆道,“抢救需要争分夺秒,我赶紧脱掉手套,然后再试,无脉搏、无呼吸。”据此,再结合知情人士描述的既往病史,王兴兰初步判断老人突发心跳骤停,需要抓住黄金4分钟实施心肺复苏。于是她当即双膝跪地,开始胸外按压。一下,两下,三下……不一会儿,王兴兰完成第一轮按压,又摘掉口罩做起了人工呼吸。
“当时一心只想着救人,根本没空去想太多。”经过三轮心肺复苏,王兴兰已经有些体力不支。她赶紧让好心人去核酸检测点请求支援。
大白联手施救,直到救护车来
有没有大夫?”这时,正在7号窗口采样的卢国姣听到了呼喊声。同样出于职业敏感,她赶紧做好手部消毒站了起来,一句话都没问,也是跟着一路狂奔。
“接着按,接着按。”刚到现场,她就听到了跪地“大白”的指令。她一看就明白,老人正在抢救。二话没说,她直接“上手”了。
“我当时也很紧张,心里没底,不知道能否复苏成功,但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徒手按压就是唯一能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卢国姣回忆,好在自己刚按了没多久,救护车就来了。
“救护车一来,大家一直揪着的心瞬间放松了许多。”她告诉记者,急救人员一共使用电除颤三次,每次除颤完,她和那位“大白”就配合进行心肺复苏。此外,在急救人员的药物注射和复苏气囊的帮助下,连续几轮胸外按压下来,老人情况有所好转。急救人员通过听诊器听到老人恢复了心跳!这个结果令在场所有人都欣喜不已,最后,众人合力将老人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医。
两人只顾救人,都没认出对方
据了解,救护车将老人送至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后,医院立即将老人收进急诊监护室,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全力抢救。记者3月24日中午致电医院相关负责人得知,老人还在救治中。事后记者采访得知,抢救的过程中,王兴兰和卢国姣两人都没认出对方是谁。“现场太忙乱了,确实没顾上看对方的脸,我甚至都不知道王兴兰早就跑出去救人了。”卢国姣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妇儿医院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的核酸检测小组,随时待命赶赴一线。3月12日起,作为小分队成员,儿科规培医生王兴兰和妇科医生卢国姣两人被派到市北区开平路街道劳动广场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参与了三轮市北区全民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效率,她们不敢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时清晨6点多就开始准备,最晚的一次忙完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累得腰酸背疼、倒头就睡。有一次遇到天气降温,为了取暖,她们浑身贴满了“暖宝宝”,即便如此,在户外采样一天,依然冻得手脚冰凉。尽管条件艰苦,但两位“90后”姑娘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此次路边施救,两人均表示是平生第一次遇到,“医院平时对我们临床实践能力要求很严格,心肺复苏等院前急救技能更是基本功,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新闻推荐
多家餐饮开启送餐到家服务。半岛全媒体记者马克“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3月24日中午,李沧...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