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省城二环南路一小区的胡女士有点烦恼,她7 岁的儿子趁大人不注意拿家里的零花钱去商店买奥特曼卡片,几天时间就花了1000多元钱。看着家里一摞摞的奥特曼卡片,她心里有些疑惑:“小小的卡片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几天时间就能让孩子花掉1000多块钱呢?”在胡女士的一再追问下,儿子道出了实情:看到其他小伙伴们玩奥特曼卡片,他每次都会买上百元的卡片,有些“不好”的卡片,他会随手扔掉。
记者走访发现,像胡女士儿子一样迷恋奥特曼卡片的少年儿童不在少数,动辄花费成百上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卡片,“卡友”之间还经常互相“交易”卡片,让一些家长苦恼不已。
奥特曼卡片成“社交工具”孩子为之沉迷
日前,记者在省城多家文具店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奥特曼卡片,每包的售价从两三元至几十元不等。记者在文具店驻足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前后有4位小学生前来选购。
一个刚从店里购卡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买的10元卡片包里有8张卡片,买之前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样的卡,就像抽“盲盒”,运气好时这里面可能包含一两张“好卡”,其他“不好”的卡一般会直接扔掉。
孩子口中“ 不好” 的卡是指普通卡片,在玩卡的孩子们眼中并无价值。而“好卡”即稀有卡,比如XR 卡(镭射满星卡)、SSR 卡(满星卡)、HR 卡(升级版3D 卡)等。
记者在胡女士居住的小区里看到,玩奥特曼卡片的孩子们聚在一块,他们人手一本卡册,互相交流着,时不时有孩子与别人交换着手中的稀有卡,有的孩子会花钱去买其他孩子手中的稀有卡。谁的稀有卡片多,谁就成了孩子们的“头儿”,小小卡片俨然成了孩子们社交的一种工具。
买卡片就像抽盲盒家长忧心不已
据报道,奥特曼卡片已在多地小学生群体中流行。 2021年2月,青岛刘女士的儿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花4000多元购买奥特曼卡片;2021年8月,广东中山一名7岁儿童在家里偷拿了2500元买奥特曼卡片;2021年10月,广东江门的一名10岁儿童前后偷拿家中1 万余元用于购买特曼卡片;近日,河南驻马店一名10岁男孩偷拿家里9800元买奥特曼卡片,短短10天花完……
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无法理解为何孩子会如此痴迷奥特曼卡片。“真搞不懂这些小小的卡片魔力在哪,孩子一有零花钱就会想着去买,谈起卡片来眉飞色舞、乐此不疲。”省城市民赵先生说。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对卡片太过痴迷,自己花了好大力气,才硬生生压制了他买卡的欲望。“这个卡片就像盲盒,孩子总想买到自己心仪的那张,感觉有点博彩的性质,让孩子无休止地去买。孩子之间拿卡片互相攀比、炫耀,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宜。”
专家:家长不认可的未成年人购买行为无效
近两年来,盲盒经济似乎成了风潮,盲盒乱象亦频现,盲盒经济如何规范化,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1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其中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现场销售询问或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
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卉林表示,《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张卉林认为,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大量购买奥特曼卡片本身是效力待定的,未成年人家长同意或追认的为有效法律行为,家长不同意或拒绝追认的为无效法律行为。而不满八岁的未成年人从商店大量购买奥特曼卡片则是无效的法律行为。家长可以要求商家退还卡片费用,如果卡片无法退还,相应的损失通常根据双方过错程度进行分担。
张卉林告诉记者,未成年人喜欢甚至沉迷奥特曼卡片,是基于卡片本身的趣味性,成为孩子们之间互相交换、玩耍的一种社交乐趣。商家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生产销售此类卡片本身也无可厚非,但采用盲盒的形式,容易使孩子购买成瘾,无节制地追风购买,这就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及时发现、合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商家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向未成年人大额出售商品的法律责任;监管部门应对形形色色的、带有博彩性质的盲盒、卡包等立规矩、划红线,对违规生产售卖盲盒、卡片的商家予以监管整治。学校也应明令禁止过度消费玩耍盲盒类卡片,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奥特曼卡片带给孩子真正的快乐。
本报记者马永文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王学义草木萌动,万物生长。城市再次焕发生机,即便是曾经因岁月更替而黯淡的部分,也在更新之中重启梦想与荣光。在...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