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宜庆黄靖斐孟秀丽
在岛城女作家中,连谏是颇受瞩目的一位。电视剧《门第》《暖爱》播出后引发热议,《你好,1978》《寻找朱莉美》等也在筹备开拍……2月26日,连谏携新作《迁徙的人》做客半岛读书会,作家高兵、孙君红作为助讲嘉宾一起和读者面对面互动。
创作“狠”:
几十万字全部删除重写
《迁徙的人》讲述了战乱年代男女主人公从高密到青岛背井离乡的传奇,从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纵横捭阖的家国情怀,在这个跨越时空的“年代大剧”中,读者们都能找寻记忆中的某个地方、某个故事,进行印证、重叠。连谏透露,这是她第一部年代小说,在她的创作经历中“很不一样”,“我入行写的是年轻人的‘风花雪月’,后来写都市的家庭伦理,我更愿意把它们称之为‘世情小说’。年代小说不是我熟悉的领域,这次算是转换了赛道。”
连谏透露,故事中有她家族的影子,“写作时就在这些过往故事点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虚构,女主角就是我奶奶和姥姥的合体”。连谏透露,从小一直听家里人零零碎碎地讲爷爷和姥姥的经历,她其实很早就想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但限于年轻时的阅历和创作能力,“不敢轻易下手”。直到2019年,连谏陪女儿在美国读书时,在空旷寂寥的休斯敦,连谏终于写完了第一稿。
连谏是有名的“写稿快手”,但这一次创作却几经“辗转”,不太顺手,“第一稿写了二十多万字,但总觉得语感和故事不够合拍,回到青岛后,就把稿子推倒重写。”直到第三稿才正式交给出版社,连谏对作品下手之狠让人惊讶,她所说的“推翻”是“全部删除,不留一字”,“每次都是从第一个字开始重新写,大家看到的书稿,只有十六七万字。之前的文稿我不能保留,否则看到会很难过的。”
连谏对作品有着近乎“变态”的标准和要求,但还能保证高产,这源于她超过常人的勤奋和自律。连谏17岁就从高密来到青岛打工,生活的种种捶打带给她深深的“心理烙印”,“这些生活是我创作的素材,但让我特别没有安全感,时时不敢懈怠。”
不脱节:
曾是“榕树下”的顶流作家
作为连谏的朋友和同行,孙君红笑言“我是看着她的小说长大的”。因为连谏入行太早了,“连谏最早是以诗歌和散文出道,写的更多的是爱情散文,语言非常华美,让人惊艳。”孙君红认为,连谏应该是最早用电脑写作并活跃于互联网的青岛作家之一,“在当时很有名的‘榕树下’,连谏的作品就能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点击率,在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时代,这个数字就是顶流了。”
连谏在杂志上开始发表作品,后游走于网络,再到出版图书、影视改编,“有很多女作家,也玩博客、上论坛,后来都消失、改行了,但连谏还在,她成功地抓住每一个风口。”孙君红说,“很多写作的人,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世界,而连谏则在现实中潜水和游泳,是一个始终没有和现实脱节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年轻人可以找到爱情,中年人能找到伦理,“现在,喜欢历史的人可以从她的文字中看到‘年代感’,她的作品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维度。”
近生活:
读者与作品中人同悲喜
高兵和连谏认识多年,“我是她的粉丝,亦师亦友,她的每部新创作的作品,我都认真阅读过。”连谏有了新作品都会第一时间发给高兵,《迁徙的人》也是在没有正式出版前就发给了他。
在高兵看来,“《迁徙的人》是一部中国人的还乡史,每一个作家都会在特定的时期去表现这样一个与作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主题”。很多人认为这是她的转型之作,但在高兵看来,连谏的转型并非是从《迁徙的人》开始,而是《你好,1978》就初见端倪,“她对创作的关注点不仅仅放在人物命运上,而是与时代结合,如果说《你好,1978》是一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简史,那《迁徙的人》就是青岛解放前的历史发展的缩影”。
《迁徙的人》依然保持着连谏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的叙述方法,善于挖掘故事的亮点,让读者在阅读中感觉不到枯燥,“特别是结局也总是独树一帜”,作品中塑造的小人物非常贴近生活,“像我对象这样平时不怎么阅读的退休职工,在我的引荐下阅读后给予高度评价,说‘连谏老师真是一个会抓住人心的作家!’”在高兵看来,连谏对创作每一部小说都用尽心力,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读者阅读时与作品中人同悲喜、共命运。
少功利:
写作时压根没想过影视化
被称为报刊、图书、影视界最抢手的“三栖明星”作家,连谏的三十余部小说几乎部部畅销,《你是我最疼爱的人》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改编成电视剧的《门第》《暖爱》等曾引发热议。连谏坦言,虽然自己的多部作品已经被影视化,但她从来没有以此为目的进行过创作,“我第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是2003年的《致命的误会》,写的时候压根没想过会有这样的计划。对于影视‘爆款’这种标签并不太喜欢,创作还是应该少一些功利心。”
生活中的连谏并不习惯站到聚光灯下,家里才是她的“舒适区”。她每天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朋友圈发的美食照片让一众好友羡慕。以前她经常自己做衣服穿,“很个性、很时髦”,“我胆子很大,小时候就把妹妹的书包改了,改得很漂亮。”
连谏说,“每一个写作的人都要热爱生活,要有好奇心和尝试心。生活就像一匹布,小说就像漂亮的时装,怎么从布变成时装,要敢想敢做,有创意。”连谏认为自己“就是个小市民、小人物,特别了解底层人民的心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就要熟悉市井生活,与社会生活广泛接触,能够和身边的人保持交流,“不能像‘一滴油’一样,永远浮在水的上面”。
新闻推荐
中医治顽疾甩掉“老毛病” 辨证施治 多种中医疗法让患者迎来“柳暗花明”
近年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喜爱。对于纠缠多年的“老毛病”,中医的多种疗法可让走投无路的...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