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股自费“出书热”在老年人中悄然兴起。出书的老年人,有的是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是老知识分子,也有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生活,痴迷文化。他们不为出名不为求利,只为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自己的人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子孙后代留一份精神财富。
九十大寿出书作贺礼
“拿到这本厚重的书,我觉得特别欣慰。”山东临沂退休教师姜洪德2021年出了一本名为《洪德文存》的书,此书收录了姜洪德近年来发表过的文章习作和他的人生历程,“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往事的书,也是我送给自己的90岁生日贺礼。 ”姜洪德说。
1933年,姜洪德出生于江苏沭阳县,6岁时他就当上了 “小八路”,9岁时就在《淮海报》上发表文章,大学一年级时,便出版了人生第一本小说《女拖拉机手》。姜洪德说,自退休后,他就萌生了出书的念头,如果可以,希望能在九十大寿时出一本回忆录,记录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有了这个想法,姜洪德便开始不断积累素材。
“女儿对我出书的事比较支持,但我自己有退休金,完全能够支付出书的费用。 ”说起书本印刷,姜洪德略显自豪地说,这本书一共600万字,印刷了2000册,“终于赶在九十大寿前把书出版了,也算圆了多年来最重要的梦想。 ”寿宴当天,姜洪德把大部分书都赠送给了前来祝寿的亲友。姜洪德表示,写作既能够避免老年痴呆症,又能够锻炼思想。
三姐弟出书忆父母
在青岛市市南区72岁的梁青平家中,珍藏着一本2007年出版的家庭文丛《血脉交融》,这是他们姐弟妹三人为怀念父母而精心编制的家庭史册,梁青平告诉记者,留下这本家庭史册,是为了把父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留给下一代做纪念。
梁青平的父母早年生活在胶东地区的贫苦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相继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去过不少地方。梁青平说,在父母的影响下,她和弟弟相继参军。
“咱们三个都受过高等教育,这得益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和严格教育。我们是不是该为父母写些什么呢?”2000年,在妹妹梁卫平的提议下,姊妹三人开始着手为出书做准备,整理、修改旧作,挑选照片,确定封面,联系出版社,一本27万字的家庭文集终于印刷成册。梁青平说,这本书是他们对父母的怀念,是对父母戎马生涯的总结,也是留给后代最好的精神财富。
文化推广者出书传家风
今年72岁的吕振西从事了一辈子宣传工作,退休后被返聘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老年大学十几年,依然做着文化推广工作。其间,吕振西还帮助老年大学学员及文友出版了不少书。
“印象最深的,是我帮助一位病危的老者出版的一本诗集。 ”吕振西告诉记者,这位老者姓谢,当时因病在医院特护病房治疗,家属找到吕振西时,迫切希望他能帮助谢老整理诗集,圆谢老一个出书梦。 “了解大概情况后,我就赶紧收集谢先生的资料,帮着他整理修改诗稿,很快,诗集的样本就出来了。 ”
“作为时代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应该总结自己人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社会留下一些资料。但愿后来人看了能从中得到一点益处。 ”这是吕振西五十年来勤于笔耕的最大动力和心愿。2019年10月,吕振西自费出版了两卷本的文集《秉笔四十年》。此书收集了他的人生回忆录、散文诗词等作品,60多万字的文集印刷了300册,分送给身边的亲戚、朋友、老同事等,看过书的人都赞不绝口。
出书,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大部分接受采访的老人都表示,虽然他们出书使用的是自己的积蓄和退休金,然而家人对此也都非常支持。一位姓李的先生表示,“花几万元钱给父母买一份精神礼物,远比买吃的喝的更让老人激动、欣喜。 ”
其实,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也隐现着类似的老年人“出书热”。有专家评论,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一种时代特征,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老年人自费出书市场现状如何?能否承担经济付出和劳动强度?本报将持续关注。
记者 尚美玉
新闻推荐
人物名片项之遴年龄:24岁身份:青岛旅者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会让我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你有故事,请联系我们早报热线:82888...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