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2199米的小海坨山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馆之一,“雪游龙”是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第十七条、亚洲第三条符合奥运竞赛标准的赛道。由于项目涉及的一系列复杂工作在国内属于首次,并且各大进度节点的验收工作均有国际奥组委及外方专家参与,语言交流障碍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其中就有驻青高校学子的身影,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的肖潇、魏有为和王娜参与了“雪游龙”的翻译工作,为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的施工和赛事保障工作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
肖潇
为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开始,肖潇便开始了自己的冬奥翻译之路。他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后来到中冶东方翻译中心工作,2017年初被指派到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大回环部分的验收工程中。“当时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是第一次到现场执行冬奥会相关的工作。 ”肖潇说。
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起建,到如今该场地正如火如荼地举办着各项冬奥赛事,肖潇始终站在幕后默默守护。“此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大回环部分,运用的是混凝土喷射技术,这项施工技术在国内尚属首次。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加拿大专家的意见施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了施工方法,还好验收工作全程非常顺利,证明了我们的创新实践是成功的。 ”肖潇说,在往常的民用建设中都是用混凝土灌注,而此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大回环部分属于“异形”设计,如果根据外国专家的设计方案,该部分的施工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当时因为工期已经十分紧张,后来因为疫情原因,专家又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因此我国施工人员设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施工方案,不仅加速了完工时间,也让施工验收顺利通过。
“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将异形部分的设计用龙骨支撑,通过混凝土喷射方式,逐层完成作业。 ”这种犹如“3D打印”模式的设计十分大胆、巧妙,“刚开始外国专家不赞同我们的设计方案,所以我必须尽可能地与我方工作人员多沟通,把我们的意见、想法,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优势,尽可能详细地翻译给外国专家。 ”肖潇告诉记者,自己作为一名译员必须站在中立的角度,将双方意见精准地传达给对方。
冬奥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台前和幕后的配合,肖潇成为了二者之间的纽带,确保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翻译项目的顺利进行。肖潇说,“后续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翻译项目的管理、对接和宣传工作上。当然,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为冬奥会贡献力量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
魏有为
主动给外方专家当“保姆”
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走出来的魏有为告诉记者,“第一次来现场是在2020年8月。当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现场需要增派翻译,保障国际单项组织预认证工作。预认证已经由于疫情原因延期了一次,若此次预认证再出现任何差错,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各项进度。无论如何,我决定主动承担此次任务。”每每谈及参与单项认证翻译任务的经历,魏有为都有感而发。在现场工作期间,这名年轻的“国家一级翻译”勇敢地承担起了单项认证翻译工作。
据了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总长近2公里,垂直落差121米,为保证预认证一次性成功,每天他都要跟着计时计分系统的外方专家巡视至少两趟。由于身着防护服,每次巡视完,浑身早已湿透。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魏有为主动请缨担负起外方专家“保姆”的工作,与外方专家朝夕相处,定点隔离,形成闭环管理。预认证圆满成功后,魏有为得到了外方专家与业主单位的交口称赞。为了能够让冬奥会顺利举办,今年的春节魏有为没有回家过年,奋战在冬奥会一线,在冬奥会现场进行语言服务和技术指导。
“像我一样为冬奥会奉献的工作者有很多,我只是其中之一,(不能回家过年)大家并没有觉得遗憾,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魏有为告诉记者,有幸能全程参与北京冬奥会的保障工作,这绝对是终生难忘的经历,“有幸见到了中国运动员的场上风采及赛事保障者的优秀表现,感动于运动员的拼搏付出,感动于赛事保障者的专业态度,也感动于志愿者的青春活力。 ”
王娜
亲眼见证高质量冰面诞生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认证期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的王娜负责协助来自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和拉脱维亚等国家的8名国际制冰师和20名国内制冰师进行场馆赛道维护工作。“在赛道养护期间,看到国际制冰师耐心讲解,国内制冰师虚心学习如何制出完美的冰,心中无限感慨。”回忆起参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翻译工作的经历,王娜难掩内心的兴奋。这名2019年参加工作的90后姑娘,亲眼见证了冰晶如何在赛道上变成洁白无瑕的冰面,她见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制冰是门手艺活,雪铲、刮刀等专业养护工具是制作出光滑平整冰面的关键,刮刀角度不同,制作出的冰面平整度不同。在赛道上,制冰师们带着这些‘秘密武器’,日复一日在寒冬中坚守岗位,默默地为冬奥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娜说。
“工程翻译虽说不需要深入了解工程技术,但也需要对项目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比如赛道设计思路和基本原理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工作时得心应手,更有利于工程的推进。 ”在前往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现场之前,王娜投入了大量时间熟悉和学习雪车雪橇赛道及制冰方面的知识。
“这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工程,冰面干净光滑,制冰质量非常棒,辛苦了!”在雪车雪橇赛道认证结束时,国际雪橇联合会认证专家对所有工作人员给予高度赞扬。认证专家的赞语刚落地的那一刻,王娜感觉每天起早贪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后,我每天都在关注着各项赛事,看到运动员从自己曾经走过的赛道上飞驰而过,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人提供
新闻推荐
山东省优秀企业家、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作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青岛宝佳自动化...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