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奥运会激战正酣。在冬奥赛场之外,火爆网络的冬奥美食给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花样繁多的美食背后,食品安全成为冬奥餐饮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本次冬奥会上,食品安全保障中的核酸检测产品首次得到大规模应用。从原材料开始经过一步步检测筛选最后在餐桌上呈现,每一步都受到严格把控。早报记者昨天从青岛科技大学了解到,由该校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马翠萍及其爱人青岛大学教授石超研发的核酸快检系列产品在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中中标。
快速检测牛羊肉是否掺假
昨天,早报记者见到了石超、马翠萍这对“夫妻档”,两人在大学时就是同班同学,然后又一起读研究生。作为学院派,两人在课题研究上不断求索。
“我们花了3年时间一边教学,一边选择科研课题,最终确定了生化分析中的核酸检测方向。”石超说,“一个喜欢吃牛羊肉的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万一牛羊肉中掺杂其他肉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好的检测办法? ”这个话题提出来后,让马翠萍心里一动,“当时我们的专业就是核酸检测,利用我们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只不过在当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要是进一步简化程序,实现快速检测,应该有更大的利用前景。 ”
经过商量后,石超、马翠萍这对“夫妻档”决定先解决这个难题。“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图谱标记,这就是区别其他生物的指标,我们就从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定性的方向来研发。 ”马翠萍说,“原先检测牛羊肉是否掺假需要几天的时间,我们尽量优化检测流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核酸检测试剂,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检测。 ”
首批推出核酸快检解决方案
“此前核酸检测使用荧光定量检测
技术,在核酸扩增时需要精确的
升降温过程,因此需要精密的检测仪器、检测费用较高。我们花费多年时间来研发等温技术,最终在2015年发现了一种酶能够在等温条件完成核酸检测。 ”马翠萍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并被多家知名媒体报道。
随后,两人带领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系列的荧光和比色的检测试剂盒,应用于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测以及地沟油检测,并转化到青岛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启了产学研之路。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了使核酸检测能更快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一线,马翠萍和爱人一起从大年初二开始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团队7名成员每人每天做十几轮实验,开始了从清晨到第二天清晨的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团队所有成员同心协力,并肩奋战,每天只能吃一顿正餐,全神贯注进行研究。经过不懈努力,在国内第一批推出核酸快检解决方案,并完成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发,实现了30分钟内完成核酸扩增检测,大幅提高了快检效率,为新冠肺炎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系列产品护航北京冬奥会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青岛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超介绍,此前,他们公司很多产品已经在多个省市食药监系统中中标,这次在冬奥会中标项目为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大肠杆菌O157:H7核酸检测试剂盒、副溶血性弧菌核酸检测试剂盒、蜡样芽孢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核酸快速提取试剂等6款系列产品。同时为产品配备快速检测箱,箱内包含食品安全检测所需的所有检测设备和耗材,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的现场检测。
据介绍,此次中标的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采用专利核酸检测技术,检测时间比传统培养法节省98%,比测试片节省97%,1小时内完成检测,荧光判读方式更直观。不仅如此,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该产品可独家通过金属浴完成检测和肉眼判读,提供最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案。
早报记者采访得知,这对科研“夫妻档”为了搞研发,推进产学研,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把所有的积蓄投入到产品开发中去。他们研发的自主核心技术,在去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中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
石超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已经完成手持式居家一体化核酸快检设备的实验室开发,产品约为手机大小,只要用咽拭子甚至吐一口唾液,可在15-25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预计样机将在今年三四月份面市,我们还将在核酸检测技术上不断提升核心研发能力,造福国人食品和生命安全。 ”马翠萍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通讯员 纪正尚
新闻推荐
本报2月9日讯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465路车调整。根据春节假期和节后工作日第一天的数据,线路日均客运量提高了26.9%,极大方...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