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切切之心念英雄

来源:青岛晚报 2021-12-04 06:41   https://www.yybnet.net/

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在地面和人们的身上。医院体检大厅洁净、静谧,却又不乏忙碌而紧张。看着穿梭在走廊里的护士的身影,望着坐在诊室里向体检者问诊医生认真的神色,我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张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庞浮现在眼前。我在心里问:你们现在可忙,可好?

时光退回2020年的冬末初春,人们一定还记得那场突如其来惊心动魄的武汉疫情。当时全国各地派医疗队支援武汉,青岛先后派出了几百名医务人员出征。前几批并没引起注意,因为没有熟悉的名字出现。当第五批出征队伍组成并公布了名单后,我发现了曾住院时主治医生名字,但又不敢肯定。于是试着发了一条短信,下午电话打来,当时他人已经到了武汉。

我由衷地向他表示敬意,那是一种毫无做作和虚情的赞美,现在回味,这种激动很难再涌现了。时过境迁,心境会伴随着时间发生微妙的变化。但在当时那种钦佩之情真的是油然而生。那是上前线,奔赴未知,走向危险的豪举,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为之从心灵深处发出一声大大的赞叹:太不容易了!

徐瑞金,市立医院一位普通的医生,当他被选拔成为援鄂医疗队一员时,医生的职责没让他有太多的犹豫,然而让他受不了的是当时年仅13岁儿子的呜咽和泪水。儿子一定知道去武汉意味着什么,也懂得父亲的选择是令人骄傲的,但骨肉之情,未知的可能,让其不成熟的身心不能不感到“恐惧”和“不安”。与之相似经历的还有护士姜俊、王顺英,当我微信采访她们,从网络上查看有关她们和家人的照片时,那些幼小可爱孩子的身影一次次模糊了我的眼睛。不谙世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不知道踏出这一步的艰难,但预感到母亲的离去会让自己痛苦,于是那些眼泪,那些童言,那些足以让母亲心如刀绞的表情,成了“折磨”年轻妈妈的“软肋”。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最密切的莫过于父子母女之情,最能牵肠挂肚的莫过于骨肉之恩。所以当我用笔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并展现出来,许多读者看了都发出感慨:这是一群多么值得尊重的人,尽管他们平凡普通,但一场疫情足以让他们变成“英雄”。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危机面前义无反顾。

同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位兰玲。当我看到她的“闺蜜”,也是我的同事,在朋友圈里为她参加了第五批援鄂工作点赞、祝福,并提到她曾是抗击“萨斯”老将时,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位有“故事”的人物。

果然,网上一查便看到她辉煌的“业绩”: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李桂美式好护士”突出奉献奖、青岛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南丁格尔奖的提名人选。我又获知她原本准备去美国照顾即将出生的外甥,机票都买好了,但一声号令,票退掉,人却飞到了武汉。

费尽周折才跟她简短地通了几句话,就这三两分钟的通话,让我仿佛看到了她们鏖战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战“疫”的54个日日夜夜,看到了她和她的同事们创造的患者零死亡、零插管、队员零感染的青岛奇迹,看到了一个老医务工作者的良知与奉献。我清楚记得,当那篇《与时间赛跑的人》即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前夕,编辑打电话问,位兰玲防护服上写的:有我在,别怕!是真实的吗?我马上把照片发给编辑看,很快得到一个大大点赞的回复。当时许多人都为这短短的五个字感动,因为那是用责任、勇气甚至生命写下的承诺,也是广大援鄂医务人员的决心和行动的真实写照。

许多人都说,当年能去武汉的医务人员都是好样的,此话一点也不夸张。也正是基于这点,我才有一股极大的热情去挖掘那些“英雄”们的事迹。

张长禄是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的爱人也在同一个医院工作。2020年张长禄去了武汉。他是医疗队三个小组组长中的一员,还是医疗队的生活委员。他的防护服后面写的字很有意思,却又意味深长:医生、青岛啤酒、热干面、加油。

开始我对他一点也不了解,后来他的同事告诉我,有位很不错的医生去过武汉。于是我加了他的微信。当时他已经回到了青岛,正在隔离点上休息。

自然谈到了那些患者,他们小组有18张床,接收的都是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全部脱离危险。然而,张长禄却忘不了她们。通话中他说到一位马大姐,又提起一位金大姐,那都是他的病人,当时情况非常糟糕。几十个昼夜与患者相处,医疗救治,精心护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分别后那些大姐们还与张长禄保持热线联系,那一句句关切而温暖的话语,暖心又感人。这或许是最和睦最美好的医患关系。

杨杰是医疗队的联络员,与其建立联系颇有偶然性。写位兰玲的稿子投到《人民日报》后,编辑提出要我与位兰玲进行一次直接通话,以求稿件真实性。当时医疗队忙得不可开交,我找了好几个渠道也联系不上位兰玲。情急之下有人向我推荐了杨杰。第二天通过他的手机,我与位兰玲完成了“交流”。从那时我知道了杨杰是医院的团委书记,青年突击队的队长,还是西院外科的党总支书记。在医疗队杨杰既是联络员,又是“大管家”。一百多人的衣食住行、对外联络、生活保障、物资调度、党团工作.……事无巨细,都压在了他的肩头。在武汉的日子里,手机是他的“武器”,也是“传声筒”,永远开着。平均每天接打六七十个电话是正常的,有一天竟连续接打了124个电话。

如今援鄂一页早已翻过,轰轰烈烈的场景似乎也越来越淡薄,然而抗击新冠的斗争还在继续,那些曾在“危险”之路上行走的医生护士们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不同的形式,与病毒进行顽强斗争。每当走进医院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们,想起一年多前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想起他们当初不畏恐惧的壮举,更想起他们给那些患者带来的生的希望和最终解脱而产生的“狂喜”。用功德无量形容他们或许有些拔高,但他们给患者带来的福音,为社会昭示的光明,绝不是用一句两句简单的赞美可以代替的。

我一直在关注着他们的动向,这不仅仅因为我曾写过他们,而是那种崇敬依然缠绕心头。去医院时我会下意识地多走一走看一看,有机会便打听一下一些人的近况。我知道位兰玲去年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年又入选“中国好护士”;张长禄援鄂回来后被评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杨杰去年五月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并调到院党委办公室工作,成了任务更重的“大管家”;徐瑞金、姜俊、王顺英也都荣获了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他们的儿子、女儿又长大了,更懂事了。相信她们对父母当初的举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更加自豪。当然不仅是他们,全市所有参加过援鄂医疗队的医生护士和他们的家人、亲友都会为之骄傲,因为那毕竟是一次特殊的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能走下来本身就值得“骄傲”,能作出成绩更是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相信人们不会忘记他们。

新闻推荐

“青岛造”动车驰骋中老铁路

早报12月3日讯12月3日,连接中国云南昆明与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由中国中车研制的复兴号“绿巨人”动车组和“...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唱山唱海给党听2021-12-04 06:12
评论:(切切之心念英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