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山水之城与缥缈之乡

来源:青岛早报 2021-11-27 11:03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文学传统里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山水“出”诗人。说的是大凡山水美妙的地方,往往更养育文心,盛产文学作品。

青岛作为一个有山有水的城市,概莫能外。

青岛最著名的山即是崂山。五百年前就是道教名山的崂山,不但深得诗仙李白、“长春真人”丘处机、清代大儒顾炎武等人的吟哦,也在青岛周边区域名门望族开始成形的时候,培养出大量书画家和诗人。围绕崂山生发的古典诗歌,成为青岛文学史大气磅礴的开场白。

青岛最鲜明的“水性”是海水。江水和溪水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经常吟咏的对象,诸如“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大海在西方文学里更容易得以呈现,显然不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情感挥发点。但拥抱大海的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变成了现代化城市,这座山水之城的文学风向,自此在缥缈之乡里徘徊、融合、杂糅、塑造。

1897年,德国强租青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青岛成为满清遗老苟安偷生的“桃花源”,在此躲进虚幻的梦境。1913年,音韵学家劳乃宣来到青岛隐居,他断定自己以山为姓,祖籍即为劳山、青岛即是故乡。在青岛期间,劳乃宣不但为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讲授四书五经,辅助翻译《易经》,还与卫礼贤建立了青岛第一座图书馆。 1917年,主导“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寓居青岛,直至1927年逝世,其间写下了大量吟咏青岛优美风光的诗文。

总体来看,两波异乡人在青岛的汇流,已然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因为遗老遗少这波强势传统文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青岛文学,还徘徊于古典格局之下,主流表现为传统的诗词文赋,尤其劳乃宣与康有为的先后到来,以及他们留给这座城市的诗句,既是一个旧王朝的余晖投影,却也折射着新时代的破晓天光,青岛的文学历程自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1922年离开。和德国人统治青岛的理念不同,日本人更期待在青岛发展实业,取得经济利益,这对青岛新文学的生发产生了潜在影响。在青岛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创办青岛第一本新文学杂志《青潮》的作家王统照,193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名作《山雨》,其中写到了在经济侵略、苛捐杂税、天灾兵祸等多种困境下,青岛周边农村经济凋落,农民惜别土地奔向城市的遭遇。

1924年,青岛第一所私立大学青岛大学成立,为青岛累积了许多“新青年”;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建立,青岛迎来更多文学大家。校长杨振声是小说家,以新月社为核心的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陈梦家等也来到青岛大学,再加上赵太侔、方令孺、吴伯箫等教授学者,他们共同营造了繁星漫天的青岛文学景观。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小说家老舍1934年来到青岛,并在此写下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在欧洲有广泛游历、曾执教于北京大学的宋春舫,是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倡导者,他将数千册英、德、法文版戏剧图书带到青岛,其带有戏剧图书馆性质的个人书房“褐木庐”名声很大。

1922至1937年,伴随着青岛传媒业的发展,青岛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那时青岛有25种报纸,多数设有文学副刊,有些报纸甚至将文学副刊承包给青年文学社团代办,极大激发了青年人的写作热情。报纸文学副刊还团结了大学内外的作家诗人。1935年全国第四届铁路展览会举办期间,由洪深、王统照、老舍、李同愈、王亚平、臧克家等人发起的《避暑录话》集结出刊,成了青岛文学公共传播的典范。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1945年离开。在日本人两次统治青岛的两个八年里,文化统治比较严苛,青岛文学的质量与发展受到了制约。武侠和言情小说成为市民文学最鲜明的样式,其中本土作者以王度庐为代表。王度庐在青岛完成了“鹤铁五部曲”的写作,小说《卧虎藏龙》在2000年被大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让他名声再起,成为公认的传统浪漫主义大师。除武侠、言情外,还有不多的新诗和散文可以在报纸上读到,两段“日据”经历,可以称得上是青岛文学的黯淡过往。1945年之后,武侠和新诗依然是青岛文学的主流,甚至藉由报纸刊物的加持,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武侠小说除王度庐作品外,望素楼主出版有《胜字旗》和《夜劫孤鸾》;武术家陈挹翠则著有《四海游龙》《金罗汉》《风云儿女》等。此时新的文学青年大多是一代移民的后代,他们在青岛读书、长大,有了更深的城市生活经验,也有效助推了诗歌、戏剧、艺术的快速繁荣。

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学繁荣是一种移植与塑造,那么40年代下半叶的繁荣,则是青岛本土文学的自足生成。

1945年至1949年,青岛报刊数量有统计明确说有23种,《青光》《青潮》《海歌》《前哨》等都是有影响的报纸文学副刊,而《新血轮》《青岛文艺》《蔷薇》等更是独立出版的文艺杂志。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赵太侔的执掌下复校,为青岛文学的重振提供了新的可能。 1950年之后,青岛文联筹委会成立,开始重新组织、发动文学艺术工作。作为工业根基深厚的城市,青岛工人文艺的发动紧紧呼应了现实,新时代、新人物、新风尚,渐渐构成了文学塑造的核心。

作者简介:冷艳,媒体人,文化空间运营人。

新闻推荐

按分排序退役士兵公开选岗

早报11月26日讯11月26日,2021年度青岛市市内三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公开选岗会在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山水之城与缥缈之乡)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