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户外“打野”危机四伏,任性驴友该醒醒了 野外探险屡禁难止,岛城资深救援专家提醒:险情不分季节,做足准备莫存侥幸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11-24 01:07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全媒体记者钟闻廷(受访者供图)

近日,4名地质队员在云南哀牢山进行野外调查时遇难的新闻,被各大媒体接连报道。据了解,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32岁,都曾在部队服役,具有野外生存能力。事件发生后,人们对野外探险作业的科研人员致以敬意的同时,也对野外探险的人身安全问题产生担忧。

那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户外探险爱好者应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为此,半岛全媒体记者联系了青岛第一响应应急救援队赵希勇队长,听他讲述青岛户外“探险”和救援的那些事……

野外危机四伏,一年救援七八十次

赵希勇是青岛资深的户外运动达人,2004年开始户外登山,曾亲自用脚步探出了很多野外路线,并在2012年成为一名救援志愿者。他常年义务参加各种山体救援活动,希望把自己常年积累的户外探险知识和能力用在拯救别人的生命上。

赵希勇告诉记者,青岛山体资源比较丰富,市区的浮山、嘉定山、老虎山等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好了,周边的市民常常登山赏景;崂山更是被誉为中国海上第一名山,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青岛本地的登山爱好者也不在少数。游客众多的地方发生险情的几率也会增加,尤其是一些热衷于所谓“探险”的“小白”游客,他们往往没有受过专业的户外求生训练,却偏偏喜欢特立独行,不走规划好的观景旅游路线,反而是去野路探险。

据了解,光是因为“探险小白”遭遇险情,世宝特救援队一年就能遇到七八十起。特别是前几年,每到五一、十一假期,最多的一天要参加七次救援。

在崂山山脉中,像海门涧、泉心河、石门涧、扇子石都是险情频发地带。这些地方位于崂山腹地之中,成熟的道路很少,一旦深入之后真正能走出来的出口也很少,并且很多小出口都隐藏在植物遮蔽之中,一旦错过就容易迷路。赵希勇说,这些野路连他和救援队员们都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有一次天黑后的救援,一公里的路,我们七八个人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目的地。”

除了地貌困境,野外遇险最怕的就是天气影响。赵希勇以崂山野路为例,“我们经常接到石门涧、海门涧、泉心河等位置的报警,这些警情中处于恶劣天气当中的占多数。”赵希勇解释说,走崂山野路顺利的话通常需要十个小时左右,早上八点之前上山、下午五点之前下山是行程顺利的常态。这十个小时中,就算提前预计了当天的天气,也很难保证完全不会出现意外情况。这些意外包括,消散缓慢的晨雾影响视线、突来的大风让体温下降,若再碰上雨雪,人在失温后一个小时内得不到救援就会有生命危险,“尤其是最近降温后,山里的昼夜温差更大,即便白天温度能达20摄氏度左右,而天黑之后气温只有七八摄氏度。”

即便是在夏季,救援的任务也有增无减。人们通常认为只有秋冬天气寒冷的时候才会因为人体失温而“冻死”,其实在夏天“冻死”的案例也非常常见。“我们就在崂山参与过很多起‘小白’驴友避暑之旅在迷路后变冻伤的案例。”出现冻伤,主要是因为夏季比冬季穿得少,人体在缺少衣物的保护下散温更快。

教训就在眼前,但总有人以身犯险

在与赵希勇聊天中,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3年,在崂山海门涧,一男子独自一人走野路爬山,下午4点拨打110报警,称自己的眼镜丢了,在山谷里迷了路,也说不清自己的具体位置。“我们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但当时已经临近傍晚,大风呼啸不说还飘起了中雪。我们十几个人找了数个小时也没找到求助人,有好几位队员甚至出现了失温的迹象。”而与此同时,青岛的其他救援队也在组织人力兵分多路进行地毯式搜索,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终究渺小,“我们持续搜寻了十三天,才发现了该男子的遗体”。

2015年的泉心河,有年轻人逃票绕路爬到了崂顶,返回时可能怕被工作人员发现依然选择了绕开景点路线去走野路,结果晚上八点依然没绕出去选择了报警,晚上十点手机彻底失去了联系,直到六个月以后,一位采蘑菇的村民在泉心河附近发现了他的遗体……赵希勇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他参与义务救援的近十年中,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有亲友当场痛哭流涕地感激,也有生命无法挽回的悲痛。”

对于现状,赵希勇说:“如今随着媒体宣传得越来越多,再加上很多山因为护林防火进行了封山,出警频率已经比往年有所降低,但是依然无法杜绝。”

除了那些喜欢爬山的运动达人,还有一些人抱有网红心态,专门为了在社交媒体发一张不常见的照片获得关注而去涉险,再就是盲目从众的人,觉得别人能去我也能去,就毫无准备地深入危机四伏的山脉腹地。“在我看来,那些有一定经验的爬山爱好者还好,起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常识,最怕的就是完全不懂又毫无计划、毫无装备的人,他们没有准备就去野路探险的行为无异于‘送死’。因为,去救援的人也要克服山路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是在以身犯险?”赵希勇有些无奈地说。

高科技在手,方位预测误差不超一米

除了义务救援队队长的身份,赵希勇也是一名爬山爱好者。从2004年开始登山的他算是户外运动圈里的资深玩家,很多救援的路线都是他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给山路救援带来了争夺生命的时间。

据了解,每次接到110指挥中心下达的救援任务,赵希勇总会在第一时间迅速集结队员向事发地出发,因为赵希勇非常明白,如果遇险者已经出现人体失温的体征,无论什么季节,一小时以内都是最佳救援时间,“超过一小时后,每一分一秒都有生命危险。”

据赵希勇介绍,虽然崂山每年都有驴友在野路身亡的案例,但近年的出警频率确实已经下降了,2021年到目前为止,他所在的世宝特救援队还没有遇到一起遇险者在山路身亡的事故,“我觉得这得益于人们的安全意识在提升,再就是救援队的救援经验在增长。”

如今,一般情况下的报警都能够成功营救,救援队员在接到警情后首先要安抚遇险者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最好能精准描述自己的位置。“我会跟报警者聊天,让他回忆自己从哪开始上山,目的地是哪里,从哪里开始迷路,周围有没有标志物,远处能看见什么等等,越详细越好。”赵希勇深知在深谷中迷路时手机保持电量的重要性,所以他的聊天既要有细节也要简短概括,语气还不能急躁,要稳住求救者的心态,所以他觉得自己既是救援队长,也像心理谈判专家。“如果天黑了或者身陷山谷里看不见路的时候,我也会根据多年的爬山经验模拟求助者的行走轨迹,如果大致路线没错的话,我脑子里预测出来的定位偏差在30米左右。”赵希勇颇为自信地说。

救援了十年,赵希勇觉得崂山山脉很大,但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总是那几个,遇险者从哪里出发、去哪里、在哪里迷路,他的心里总会有个“第六感预测”。

除了市民安全意识的提升,救援经验的累积,一些高科技软件的出现也给户外探险安全提供了保障。赵希勇介绍说,像户外助手、探险者地图等实用的APP软件能够显示路书、队友位置、查看海拔、测量距离等等,还有一些显示野路的卫星地图,这些高科技的精准定位要比人凭经验的第六感预测要精准得多。“我很高兴看到这些高科技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样预测的误差都基本不超过一米了。”赵希勇笑着说。

新闻推荐

3年大钦岛当季秋参只要1280元!品类多、价格低、只售3天! 买正宗大钦岛当季秋参到半岛一站式购齐不用东奔西走!省钱省心品质高!

位于北纬39°黄海渤海交界的大钦岛海域,拥有两海交界的独特地理气候,国家一级水质水源,丰富的海藻及微生物,让这里出产的...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户外“打野”危机四伏,任性驴友该醒醒了 野外探险屡禁难止,岛城资深救援专家提醒:险情不分季节,做足准备莫存侥幸)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