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浩瀚宇宙 搬到学生讲堂

来源:青岛早报 2021-09-10 05:52   https://www.yybnet.net/

当人类仰望星空时,宇宙的浩瀚与未知,曾让无数人产生好奇并付诸实践去探索。青岛理工大学教授赵正旭,就是其中一位。走进实验室,他是看淡名利、心怀祖国的科学家,曾为解决我国航天事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走上三尺讲台,他又是治学严谨、言传身教的一线教师。回到家中,他又成了慈祥严爱的老父亲。如今已经年逾花甲的赵正旭,至今坚守在青岛理工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岗位上。近四十年教龄,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科研和教育事业,前不久刚获评“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

许身航空探宇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对于浩瀚渺茫的宇宙来说,我们实在渺小的像一粒微尘,然而,对于宇宙的探索,我们却一刻没有停歇,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年过花甲的赵正旭如是说。

出生于普通家庭的赵正旭,求学时凭借优异成绩,成为赴英国访问学者;面对国家需要,毫不犹豫从机械专业转学计算机专业;学成归国,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在航天可视化领域的征程中贡献着科技力量。三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勇担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航天事业的满腔热忱;一遍遍调试,一次次突破,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他和团队研发的可视化航天项目实施系统平台及技术规范,经受住了实践的严峻考验,为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探月工程以及空间站建设提供了精确实时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支持,弥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可视化技术短板。用知识打破瓶颈壁垒,用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用智慧引领航天发展。赵正旭对航天事业的不懈奋斗不仅仅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职业热忱,也是一种矢志不渝的职业坚守,更是一份饱含深情的家国情怀。

“我只是想为国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点工作”。当谈及自己的职业初心时,赵正旭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语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概括。 1960年,赵正旭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到父亲影响,喜欢看书学习,擅长逻辑思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工学院(现为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随后3年的研究生生涯学习,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培养了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1985年,赵正旭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纺织工学院(现为青岛大学)任教,在导师的建议下,努力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建模和系统优化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也许在当时看来,谁也想象不到日后他会与航天事业有着怎样的缘分。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那时候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的发展进步,因此国家亟需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根据当时的政策,国家定期选派部分青年代表出去 “走一走”、“看一看”。 1988年,赵正旭便作为访问学者之一到英国进修学习,“当时真的对计算机科学一无所知,而且语言不通,”他坦言,“但是既然国家需要,那我们就要去把它钻研透、掌握好。 ”由于国外的教育理念较之国内有所区别,加之学习的是之前从没有接触的新专业,学习压力可想而知,但是赵正旭一想到国家对留学人员的期盼,便又充满了信心,及时调整好心态,争分夺秒,刻苦钻研。1992年,获英国国家学位部CNAA计算科学专业哲学博士和计算机辅助工程专业博士后。 2001年,赵正旭入选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我国首个航天测控与虚拟现实技术特聘教授。

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是赵正旭始终坚持的职业信念。兼具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他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不少可人的科研成绩,很多人来高价购买他的研究成果,都被他婉言谢绝:“我研发这些系统的初衷不是为了钱,我只是想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点工作。2008年,赵正旭毅然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带着自己研究16年的成果回到祖国,投入到航天测控可视化技术攻关中。当时国内航天测控可视化技术刚刚起步,特别是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人才非常薄弱。赵正旭亲自上阵编码,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回报——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航天测控系统平台建立和调试,成功为嫦娥二号飞天绕月之旅护航。这一成果,摆脱了长久以来对国外开发平台的依赖,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现在,这张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嫦娥二号发射现场的工作照片,一直挂在赵正旭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是美好纪念,是砥砺奋进,也是始终未变的报国情怀。

匠心三十载助圆飞天梦

时刻心怀热忱,始终锤炼匠心。赵正旭从1992年开始从事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及地外遥操作操控作业平台的研制,一干就是三十年,一次次陷入困境,一次次突出重围,用坚持与拼搏谱写了一曲科研赞歌。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多次参加航天工程任务,赵正旭却没有熟能生巧的轻松。 “科研之路永无止境,每一次面对挑战都如履薄冰。”嫦娥二号航天器由长征三号丙火箭直接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一步到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飞行时间大概只需112个小时。嫦娥二号航天器的入轨精度要求极高,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数据的传输需要时间,工程任务中各种必然的时延效应对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技术要求,如何争分夺秒?借助可视化系统平台对航天器进行有效控制,成为赵正旭的科研目标。他带领团队反复尝试,把航天器的真实动作,包括仪器仪表等的工作状况用三维效果表现出来,可视化平台上,航天器的飞行轨道、姿态和相关太空环境一目了然,迈出了可视化航天的重要一步。越是艰难,越要迎难而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从机械臂张开到对接部件启动,航天器涉及部件比以往多出不少,并且多部件同时实时动作……这些都对可视化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正旭不断增强新系统实时接收并同步处理数据的能力,实时准确展现两个航天器对接时的细节,可视化系统与指挥控制系统进一步融合。当天宫一号处于“临战”状态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提出新的功能需求,需要修改系统。“这可不是简单的重写一部分代码,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修改都没有足够时间去测试和联调,风险极大。在旁人看来,功成名就的赵正旭不该接受这个挑战,而他却整整一宿没合眼,完成了系统的改造,不但满足了技术人员的新需求,还保证了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航天探索无止境,逐梦之行不停歇。赵正旭积极主动出击,布局高端科技,用创新与担当交出一份成果丰硕、亮眼提气的科技答卷。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和中国空间站建设实战任务,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任务,深空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等38项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的实时三维可视化控制与指挥任务,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实时仿真控制、数据处理和信息可视化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航天项目实施系统平台及技术规范。研发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及地外遥操作操控作业平台,打破了国外对于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科研空白,为解决我国航天事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

春风化雨润桃李

青年是航天事业的希望。作为航天科研领军人的赵正旭,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承担多门本科生与研究生专业课程。

实践出真知,创新铸英豪。 “对于学生的成绩我倒并不特别看重,相反我更看好态度好、自主学习能力强、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我认为这是创新型人才的体现。”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深入课题项目研究,带领学生参加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十一、十二号以及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等38项国家重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任务……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量,赵正旭教导学生:“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付出终有回报,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在此次任务中,赵正旭教授领衔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遥操作作业平台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照片由受访人提供

新闻推荐

陈梦提前拿到世乒赛“门票”

早报9月9日讯再过两个半月,休斯敦世乒赛就将拉开战幕。9日,中国乒协公布了本次世乒赛的选拔办法。2021“直通WTT大满贯·世...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浩瀚宇宙 搬到学生讲堂)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