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招聘启事里,都会设置一道年龄分水岭,来隔绝大龄求职者,这条冷酷的分界线,会划在35岁。35岁还在找工作,在不少人眼里要么意味着落魄,要么意味着折腾。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35岁应该是逐渐安分的年纪:青春已成过往,躁动渐渐平息,人生的可塑性降低,修正心态准备迎接中年的到来。相比于年轻人的活跃和中老年的稳健,刚刚迈过35岁的人,更像是一个透明的群体。知乎上,追问“35+去哪儿”的话题有超6万的关注者、近3000万的浏览量。那么35岁的人都去哪儿了,在干什么?让我们一起倾听几位35岁以上职场人讲述亲身经历,他们的故事有焦虑与压力,也有励志与向上,也折射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讲述1
早到的中年危机
过去20年里,在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崛起的过程中,程序员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当他们年岁增长,面临的却是越来越窄的职业上升通道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压力。
一个有家室、35岁、在职场不上不下的程序员,会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处境?就职于青岛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王琦是个典型样本:他有一个4岁的孩子,每个月幼儿园学费2500元,各种培训班支出一两千元;他在青岛买了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是给孩子以后准备的学区房,一个月要付1.5万元房贷。粗算下来,他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的收入刚够维持收支平衡。王琦说,自己属于那种失业不起的职场人。
“互联网产品的特点是,你要发个新版本,前端和后端协商一下,测试完就可以马上上线,速度非常快。上线以后,还要保证它24小时不间断运行。怎么实现呢?就得有人来维持。如果这个项目总共就两个人,那就只能两个人轮班倒,自然很辛苦。”王琦说道。在他看来,这种追求速度、“喜新厌旧”的文化不是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独有的。放在三五年前,王琦对于“996”、没有节制的加班还能够应对。而现在,工作压力并没有减轻,项目最忙的时候,他一两个月没见过中午的太阳,整日泡在实验室的机房里,经常加班到半夜一两点,身体已经亮起了红灯。
时至35岁,习惯了当“忍者神龟”的王琦突然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你一直蒙头往前走,但那些未必是你真正想要的。 ”跟他一起入职的同事,有的人升了团队主管,有的人选择了“上岸”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去国企、银行。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危机,升了职的想着怎么继续在公司里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没升职的要还房贷、养娃,想着怎么提高家庭经济安全系数。”王琦决定既然已经忍到了35岁,还是继续留在公司等待晋升机会。
讲述
2待业7年重返职场
去年下半年,眼见着家里的老二也上幼儿园了,一心想着终于可以重返职场的罗晓莉开始了重返职场的准备。 7年前,罗晓莉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怀上老大后,家里商量让她辞职回家先照顾孩子。
没想到,这一回家就是7年。刚把老大理顺,又怀上了老二。 “老公虽说在单位升了职,但我不想让他压力太大、负担太重,所以我就决定老二上幼儿园后出去找工作。”她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时学的是法律专业,这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说离开岗位7年,但一直也没有荒废。
本以为找个工作不会太难,罗晓莉却发现,还算有准备的她在网上投了一个多月简历,也去过几次人才市场和招聘会,却没找到一家合适的单位。“他们多数觉得我年龄大了,很多招聘都要求在35岁以下。”她很有些沮丧,“一家企业招法律顾问,一问我的年龄就摇头。 ”之后,她又面试了几家不同岗位的招聘。有公司的招聘人员表示,许多岗位年龄要求是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比如办公室文员,他们更多是主要负责前台接待工作,年轻一些的人从事这项工作当然更好,对工资也没有太高的要求。还有招聘官很坦率地告诉她,3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体力、反应、灵活性方面势必会弱一点,同时与年轻人相比,他们受家庭牵绊更多,也就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提升。
“作为企业,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这样也能理解。 ”但是罗晓莉也一直没有放弃,最近她终于在考出了律师资格证之后,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实习律师,一切从头开始。
讲述
3学习才是硬道理
自认为已经触到职业天花板的刘霞,上半年干了件让周围人大跌眼镜的事:脱产报班,考临床执业医师证。 33岁的她原本在青岛一家美容美发企业做销售,业绩一直不错,已是经理职位。但考虑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潜能和空间,她还是决定放弃眼下的高薪收入,重新出发。
“我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想重新捡起来,毕竟越是技术型岗位,不可替代性越强,比起销售、文员、行政等岗位,更有发展空间。”固守现在的成绩,刘霞担心会被新人替代。
刘霞所报的考证班上有40多名学生,基本都是95后、00后,她是年龄最大的。但她并不觉得丢人,“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医师证书。如今,她还想继续深造,放眼未来,她对于从事医疗行业信心满满。
和刘霞的想法一致,在一家建筑投标公司做文员的马可儿也认为,眼下的文员工作不是长久之计,而避免职场恐慌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学习不是盲目地看到什么职业热门就去学什么,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有针对性地去学。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自己进入舒适区,保持积极心态,不断树立新目标。 ”为此,马可儿专门在网上买了一套二级建造师的教程,每天下班后都会坚持学习两个小时,“争取明年把证书考下来,这样等到机会来临时,最起码自己是离机会最近的人”。
和她们不同,36岁的老张已经从学习中受益。他原本在一家外企工作,福利待遇都不错,可近年来企业经营每况愈下。今年,老张正式离职,开始找新工作。“平时我自学技术,水电焊、钳工、铆工,都会干,不愁找不到新工作。 ”老张自信满满地说。目前老张已被两家条件不错的公司录用,他说会等具体对比后再决定去哪家。
新闻推荐
第五届“二中·半岛杯”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超万人参赛近2000人获奖,5月17日起线下领奖
部分一等奖获得者现场领奖。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历时近半年时间,由青岛二中教育集团、半岛传媒、青岛市作家协...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