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菊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3月31日对外发布“招50名博士做中小学教师”的招聘消息引起外界关注。公告显示,本次招聘的博士,其职位有中小学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以及心理教师等,年龄限45岁以下,录用人员使用白云区事业编制,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澎湃新闻)
消息一出,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表示支持,“这个可以有,老师强学生才强。”有人提出疑问,“学得好是否就能教得好?”也有人明确反对,“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出来的博士,去教中小学,简直是人才浪费!”还有人则痛心疾首:“中小学招聘都要求博士学历,说明内卷进一步加剧了!”
这几年,每当有中小学教师招录名单中出现名校或高学历毕业生时,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争议的焦点不外乎,这些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究竟是正当其用,还是大材小用?
其实,在一些发达城市,比如青岛,中小学尤其是高中学校,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已经不稀奇。就拿青岛的高中来说,目前,青岛二中、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三十九中、青岛五十八中等学校都有博士教师。前不久,青岛五十八中发布的一则消息中提到,学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已经达到46人。能够吸引到这么多高学历的人才来中学任教,说明这个平台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结果。
事实充分证明,博士生到中小学任教并不是“屈才”。博士施展才华的舞台,不一定只能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在基础教育领域,同样能有所作为,给国家社会做贡献,培养未来人才。过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多老师中专、大专毕业即可胜任,而现在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化、信息化的课堂需要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还有广阔的视野、远大的格局,能够给予学生高端的学术引领和思想熏陶,从而带领学校实现基础教育领域的创新。
从国际上来看,高学历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是很常见的事。以教育发达国家芬兰为例,芬兰中小学的受聘教师都必须具备所教授科目或教育学相关的硕士学位,还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培训。他们的老师多数都是研究型的老师,能够把握国家及地方的课程体系,因此具备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说,孩子年龄越小,对老师的专业性要求越高,越需要真正懂教育、懂心理的高素养的教师。基础教育应该配备最专业最优秀的教师,这不是“内卷”,而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当然,也不能因此陷入“学历崇拜”,认为名校生、高学历者就一定能力强于他人,以此来提高教师招聘的门槛。此外,有的非师范专业名校毕业生存在教学能力、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需要在教师培养上多下功夫,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新闻推荐
近日,崂山区发布2021年“春色崂山”市民休闲旅游季活动,将首次创办崂山民宿节。其背后,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崂山东麦...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