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记青岛市首席技师、青岛市刺绣艺委会主任黄凤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04-02 01:45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刘笑言

黄凤上下飞舞着花针,一条条蚕丝线瞬间“活”了过来,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这和南方的绣娘没什么不同——然而,当她开始运用独特针法来展现奇思妙想时,针下便蓦然划开了一个古风古韵的久远年代——有2000多年历史的“齐绣”在她手下复活……在她的推动下,“齐绣”现已被列入市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湘粤蜀“四大名绣”人尽皆知,而鲜为人知的是,山东地区的刺绣(古称“齐纨”)早在春秋时期便被誉为“冠带衣履天下”,至汉代,山东成为重要的刺绣产地,绣品专供皇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家有绣娘,人人会绣花”成为胶东乡村常景。遗憾的是,妇女们并未意识到这种纺织文化的稀有性——“齐绣”的名号并未叫响。

“胶东刺绣要早于南方刺绣,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案充满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配色雅致。”黄凤亮出姥姥年轻时绣的一个荷包,它由“喜上眉梢”等四组图案组成,仅是一朵粉紫色的花瓣,便融合了退红、樱花、丁香、木槿等多种颜色,由浅入深,清雅可人。“当时绣品倾向色彩艳丽,但青岛刺绣已开始用紫、蓝等色系,更显雅致、洋气,与城市的开放、时尚气质一脉相承。”

在姥姥的影响下,黄凤拿起了绣针,至今绣了近20年。期间,她走遍了苏州刺绣博物馆和各类大师展,不断创新技法进行创作。技艺日臻娴熟的她,眼下正进入了个人创作的成熟期。

在她的“齐绣红坊”工作室,有两幅绣品令人眼前一亮。

“这幅《情人坝》我绣了半年,首次尝试用刺绣的形式表现‘青岛特色’。”奇妙的是,或远看,或近看,幽蓝的海水仿佛泛着不同的光亮。

“为什么海水竟有起伏感?”面对笔者的好奇,黄凤笑着抽取一根丝线解释道:“我用的是一根丝线的1/16,还要用到50至60种不同的蓝色,来凸显光感变化。”据悉,这幅作品在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一举夺得山东赛区刺绣类一等奖。

另一幅《水墨荷花》常令观者流连。“渲染感”是绣出来的,荷花跃然于荷塘之上,更令人称奇。

“需要绣三层,第一层打轮廓,第二层用10多种丝线表现明暗感,第三层加入乱针等表现立体感。我现在绣的是青岛画家梁百庚先生的抽象画‘蓝色的梦幻’,用的是同一种技法。”黄凤指着正在绣制的作品介绍。

从人人能绣到如今技艺寥落,胶东刺绣的现状令黄凤惋惜,这也正是她致力于推广“齐绣”的初心。

“胶东刺绣具有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很强的符号性,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尤其是青岛建埠早年,刺绣融合了欧洲的蕾丝技艺,中西合璧更具魅力。”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市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鲁汉说,为此,协会着力对“齐绣”进行抢救,从史料中追溯到了源头和传承历史,并正式以“齐绣”命名,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黄凤开设了培训班,上到古稀老人、下到垂髫孩童,都喜欢在闲暇时飞针走线。在黄凤的开发下,齐绣和团扇、吊坠、画屏等都可融合,拓出了一条更宽广的传承之路,而她也被评为青岛市第八届“首席技师”。

新闻推荐

阳光透过百叶窗

青岛三十九中初三10班王焓彰得知妈妈怀孕的时候,我的心突然沉了一下。那时我已经属于小学的高年级,刚刚有了长大的感...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一次难忘的旅程2021-04-02 01:58
猜你喜欢:
评论:(——记青岛市首席技师、青岛市刺绣艺委会主任黄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