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服务型机器人在家庭、医院、餐厅等不同场景里应用普及,影视作品里的相关题材也屡见不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人的热度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宋晓刚说,通过机器人应用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将人从重复无意义的劳动中释放出来,背后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也不乏时代的挑战。
5G和人工智能助力发展
机器人产业主要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面向工业生产,有农业机器人、电焊机器人、矿山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一般面向家庭、餐饮旅游、医疗康复等领域,有扫地机器人、导览机器人、餐馆机器人等。
“随着国家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发展工业机器人是十分必要的;提高生活质量,助力医疗、助老助残,这些则是服务性机器人发展的重点方向。”宋晓刚说,“当代,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各领域机器人的研发。 ”
伴随5G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高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适逢新的时代要求与机遇。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简便”“高速”“实时”的要求日趋严苛,要求产品在功能、使用方法、智能化水平上进行优化。而作为重点需求的 “减少延时”,要求同一时间段的通信传输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互联”需求也十分迫切。人们不再满足于逐个、孤立的产品,越来越希望“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等整体性概念实现。 5G和人工智能技术,恰恰可以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各种产品上,助力整体性智能生活实现。
“对于机器人产业而言,将原先的技术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通讯技术融合发展,打造智能互联的整体空间,是目前机器人产业面对的课题。 ”宋晓刚说。
青岛机器人产业基础好
宋晓刚表示,目前青岛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较大。这和山东省是工业大省,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大省有关;青岛本地发达的纺织、家电等轻工业,也对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机器人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各个行业,所以我觉得这是山东的一大优势,也跟中国在国际上的优势是相似的。 ”
宋晓刚认为,青岛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主要体现就是位于高新区的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在全国来讲,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起步较早,到现在基本形成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集群效应。在当地形成了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完整链条,三者能够彼此协同,发挥作用,从而促进行业长期存续和发展。 “对于机器人产业,包括智能制造产业,青岛都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地方。 ”宋晓刚说。
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但宋晓刚认为,目前我国的机器人产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偏低,主要的市场仍被外资品牌占据等。“青岛想要突出重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
市场化导向注重创新
创新发展的“点”在哪儿,又该如何抵达?宋晓刚认为,青岛在继续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路上,应该注意两个方向,一是市场化导向,二是行业细分。
“我们以往的思路常常是根据科学院、大学的一个论文,进行具体产品研发。但对于研发者,创新的点更应该来自于市场和目标企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技术和产品,集中精力攻克这些方向。 ”宋晓刚表示。
使用者的“痛点”,就是生产者的“创新点”。宋晓刚认为,机器人研发企业最好能深入细分行业,了解目标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逐一找到应用需求。“机器人研发企业千万不能刚做一个行业,还没做透,马上就蹦到另外一个行业。这样产品既不对口,也无法找到新的创新点,更新‘二代’‘三代’机器后,会最终失去活力。 ”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王涛 罗震
新闻推荐
“新政11月20日开始实施以来,很多老人都以打电话或者上门的方式来我们驾校进行咨询,在此之前,驾校已经接待过很多年龄偏大的...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