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最忙公厕 揭开它的前世今生

来源:青岛早报 2020-11-19 05:42   https://www.yybnet.net/

聚焦世界厕所日·探访·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西姆曾经说过:“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好去看它的公厕。公厕怎样,城市文明就怎样。”小公厕,大民生。公厕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11月19日是第8个“世界厕所日”。早报记者探访了青岛最忙公厕——栈桥西公厕,透过它了解了青岛公厕的昨天、今天、明天。

栈桥西侧有个“网红公厕”

11月15日下午,栈桥上的游客不少,或在栈桥边观赏海鸥,或是围坐在沙滩上聊天,热闹的场景似乎让人忘记了当下是初冬时节。

不时有游客到栈桥西侧公厕如厕。厕所占地230平方米,底座镶嵌基石、包边的老虎窗、屋顶带有塔尖,屋顶一片红瓦,淡黄色墙体,整座建筑带有浓浓的德式风格。仔细看这座公厕,仿佛能体现出青岛的过去,因此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网红公厕”。

在公共洗手区设立一个六角形的镜面柱子,下面高低错落地设有6个洗手盆,大人、孩子都可以使用。有女性游客对着镜面柱子,化起淡妆。公厕设有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专供行动不便和携带宝宝的游客使用。墙壁上安装了尿布更换台和壁挂式婴儿安全座椅,洗手台和马桶旁都有安全扶手。

女保洁员推着一辆电动刷地车清洗地面,所到之处的污迹被迅速清洗干净。栈桥景区管理处主任王万波说,除了刷地车外,厕所里还安装了飘香机,能自动喷洒清新剂消除异味,净化空气。

栈桥西公厕周边是商场、居民小区、火车站,作为一处24小时开放的公厕,已经成为青岛使用率最高的公厕。

公厕曾经两次拆除重建

“栈桥西公厕除了是‘网红公厕’‘青岛最忙公厕’,它还是青岛解放后最早建立的公厕之一。 ”11月15日,市南区城管局环卫科负责人周爱清说。作为从事环卫管理工作38年的“老人”,她见证了青岛老城区公厕发展的历程。

栈桥西公厕是1949年青岛解放后新建的公厕,占地有110平方米,原先的公厕非常简陋,没有窗户、隔断,有一条长沟槽,权当是小便池。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厕增加了隔断,男女蹲位都是8个。 “原先的公厕是旱厕,定期有掏粪工来清理粪便。 1990年,青岛市投资250多万元,把市区246座公厕全部改成了水冲式,掏粪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周爱清说。

1990年,原四方区环卫处实施公厕管理改革试点,实行有偿服务,青岛公厕进入收费时代,每次收费是0.1元。周爱清展示了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栈桥西公厕老照片,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屋顶有一个小亭子造型,公厕中间是收费管理间,门口还有护栏。到2008年5月,全市所有公共厕所实行免费开放。

尽管栈桥西公厕此前经过很多次的小规模改造,但是厕位比例、配套设施还是相对滞后,市南区在2007年底启动公厕第一次拆除重建工程。 “这次改造,我们调整了男女厕位比例,增加了感应设备、残疾人间等。 ”周爱清说,2008年,赶在奥帆赛举行前,栈桥西公厕顺利完工。

栈桥西公厕的残疾人间比较小,厕所外观也有些陈旧。2017年底,栈桥西公厕再一次拆除重建。2018年,重新修建的公厕对外开放,男厕位13个,女厕位27个,男女厕位比达到1:2,超过了建设部的建设标准,成为了青岛配置条件最好的公厕。市南区在国内率先达到每平方公里3.5座公厕的标准,形成10分钟公厕服务圈,在旅游旺季能够满足日客流量10万人次的如厕需求。

“厕所革命”先进做法全国推广

除了栈桥西公厕,11月15日,早报记者还探访了市区其他一些公厕,第三卫生间、饮水机、空调等已经成为常规配置。

在崂山区的一些公厕里,除了外表大气时尚外,内部还设有半独立休息区,增加了手机加油站、手机烘干台、微波炉、医疗盒、针线盒、打气筒等便民设施,公厕墙壁上还有崂山景点的宣传展板等,并且增设户外劳动者驿站。崂山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王建波介绍,自2017年以来,崂山区不断加大公厕建设力度,目前中心城区范围公厕数量已达到60多座。为便利市民及游客及时如厕,崂山区制作了找公厕小程序“崂山公厕导视”,设置了500多块带有二维码的公厕导视牌,市民和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找到公厕位置。

“栈桥西公厕的发展历程,是青岛‘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70年来,青岛公厕实现了从‘无处如厕’到‘如厕如家’的跨越,建设部此前在青岛专门召开现场会,介绍青岛‘厕所革命’的先进做法。 ”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副处长鞠宏说。

按照时间轴来划分的话,青岛公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1949年5月,青岛市区有29座公共厕所,其中25座残缺不全、15座下水道不通,市民基本“无处如厕”。1952年市区公共厕所达44座,1966年增至71座。

第二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87年,市区公共厕所总数增至125座。至2005年年底,青岛市七区共有公共厕所428座。第三个阶段是个性化发展阶段。2015年,全市共有环卫公厕663座。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共新增公厕478座,投资2.4亿元。 2020年,全市共有环卫公厕1141座 (市区972座),是70年前的39.3倍,逐步建立了以“固定式公厕为主、配建式公厕为辅、社会厕所对外开放为补充”的网络格局,新建、改建公厕增设第三卫生间(全市共423座),增设了婴儿打理台、儿童洗手台等人性化设施。市区已有201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

未来打造“智慧公厕”

“历经70年的发展,青岛在公厕建设管理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成为国内标杆城市,展望未来,我们青岛将打造 ‘智慧公厕’,进一步提升服务半径、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为如厕者提供更加温馨的如厕环境。”鞠宏说。

各区市正在建设智能公厕云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可监测到公厕使用情况、人流量、男女人数,市民通过公厕内的展示平台可了解空余厕位等情况。平台还可以监测公厕内氨气硫化物、温度、湿度等。借助公厕“智慧化”管理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技术、云端技术,对公厕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异味)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既能帮助保洁员根据实时动态调整工作,提升保洁效率,又能协助公厕监督管理人员对保洁服务情况、公厕内卫生状况、环境指标进行实时有效监管,有效提升保洁质量和管理水平。

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将采取新建街头小型公厕、社会公厕对外开放等多种措施持续增加公厕数量,建成区达到4座/平方公里的公厕密度,且优化布局,让公厕分布更加合理。 “我们还将鼓励更多的社会公厕对外开放,争取全市具备条件的公厕全部实现24小时开放。”鞠宏介绍,借助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契机,全市环卫事业也将依靠互联网+,进一步延展服务边界。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新闻推荐

百年老四方机厂将变“智造新高地” 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投资200亿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

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效果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11月18日,“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开工仪式在市北区杭州路16号举行。...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最忙公厕 揭开它的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