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有好奇心,想必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尤其是对于“好吃的”“好喝的”,孩子们都想尝尝味道。家有“小吃货”,防疫用的消毒酒精、消毒剂以及各类药品都要谨慎收纳,否则一不小心可能酿成大祸。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室就连续接诊了多名因误食入院的患儿。
2岁娃误喝医用酒精
紧急送医
“医生,快来!我家孩子误食酒精了!”一对夫妇在走廊里不停徘徊,嘴里一直念叨着。随着一阵哭闹呻吟,一个满脸红光、浑身酒气的2岁男童在家长的怀中摇摇晃晃地露出脑袋。9月11日上午十点半左右,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误服医用酒精的两岁男童,患儿来院时距离他误服酒精已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情况危急。
“酒精的刺激性会对肝、胃伤害很大,如果救治不及时很有可能会使肝功能受损,胃消化不良等。 ”急诊科主任徐迎军告诉记者。经过询问得知,原来是防疫期间家里备了酒精消毒,2岁的宝宝趁父母不注意,把装在瓶子里的医用酒精灌进了嘴里……了解到患儿情况后,急诊科科内人员立即抢救,采取了为患儿紧急行洗胃、导泻、补液、利尿等各项急救措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治,情况逐渐稳定。
姐弟俩吞下“糖果”
沉睡不醒
“除了误服消毒剂,误食药品这样的情况在儿童急诊也很常见。”徐迎军告诉记者,每个周妇儿医院急诊都会接诊二三十个由于误服、误食来到医院抢救的患儿。前不久,一对姐弟俩因误食家人吃的镇静药物,而引发急救的案例印象深刻。
“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昏睡不起。”后来询问得知,8岁的姐姐看到家里人吃镇静药物,以为是好吃的糖果,于是趁家长不在,找出药物和3岁弟弟你一颗我一颗,等到父母发现时,两个人已经握着药瓶沉睡不起,“唤她不应,四肢软瘫,就赶紧送到急诊就诊。”经过催吐等急诊处置后,目前两个孩子情况稳定,均已出院。
据 《2017中国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数据显示,药物中毒1-4岁是高发人群,药物中毒排位前三名的依次是:感冒药、精神类药物、降压药。从医多年的徐迎军归结原因主要是药品存放位置不当导致孩子误食,家长缺乏儿童用药基本知识或存在一些误区、视力不佳,导致过量给药等情况。他建议,家长应该把药物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儿童药与成人药分开,遵医嘱剂量给孩子服用。
宝宝误食药物家长怎么做
专家建议,家长要注意观察生活中孩子是否有异于平常的情况,如果一旦发现孩子有误服药物情况时,第一时间予以制止,查看患儿有无不适症状。先要尽量弄清孩子吃了什么药,吃了多少。如果确定孩子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如毒副作用很小的多种维生素,让孩子多喝点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即可。安眠药、降压药、退热药、降糖药等有一定毒副作用,且有剂量限制,孩子误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或减慢,或陷入昏迷,甚至导致休克,造成生命危险。家长最好第一时间送其到医院接受救治,如发现小孩已出现神志不清、惊厥、昏迷等危急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诊。
如果误服的是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可引起口腔、食管、胃部灼伤、出血,甚至胃穿孔,家长一定不要随意给孩子喂水,不要擅自催吐,以免使孩子咽喉、食管和胃受到二次损害,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如果误服不明物品,应把外包装或剩余物一起带到医院,以便医生判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新闻推荐
徐青镭——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髋膝关节置换、关节伤病微创治疗以及复杂骨盆髋臼、...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