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显匠心,一柔一刚成大道。繁花锦绣映重生,衣敬奇缘待花开。 ”走进手工艺人邢秀荣的工作室,式样不同花色缤纷的旗袍有序地挂在墙上,一针一线都倾注了她的心血,每一处包边,每一个盘扣,都散发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韵味。 52岁的邢秀荣做手工旗袍已经三十多年,“现在做旗袍有了更多的情怀在里面,我想通过我的手艺,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传递下去。 ”
坚守三十载,只做最美旗袍
邢秀荣说,自己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做旗袍。“我17岁随父母从东北回到青岛老家,18岁就开始跟着母亲给人做服装,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旗袍,就被旗袍独有的韵味和美所吸引了。那个时候,做旗袍的比较少,只有结婚和酒店工作人员来做,其他的就是一些出口订单。 ”怀着对旗袍无尽的热爱,2000年左右,邢秀荣开起工作室专门做旗袍,然而,生意并不好,“那个时候,老百姓接受旗袍的很少,生意很冷清。很多做旗袍的都改行做时装了。我也纠结过要不要改行,最后还是舍不得放弃,坚持了下来。”邢秀荣说,电影《花样年华》在大陆热映后,旗袍也慢慢地流行了起来,日常穿旗袍的人也逐渐多了,自己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成品旗袍,可邢秀荣依然坚持手工制作,“旗袍在我眼里不单是衣服,更是艺术品,每一件都倾注了心血。有时用2天时间来精工细作定制旗袍,完工后就像是完成了一件艺术品,特别是看到合适的人穿上之后展现出的那种温婉美丽的样子,心里的美也油然而生。现在,全国都在复兴传统文化、传统服饰,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旗袍,我由衷地高兴。 ”
经典与创新结合,盘扣设计上百种
为了让自己做的旗袍更有生命力,邢秀荣也在不断地改良、创新,“每个人身材不同,气质不同,做旗袍更看重‘量体裁衣’。比如,有的人脖子短,就要设计出低领旗袍,既保留了旗袍经典立领的形状,又不至于过高显得脖子短。年轻人群,可以选择弹力棉的材质,花色可以选择格子的,显得青春活泼;有的人需要上舞台演出,那就要做到脚踝的走秀款,色彩根据节目需要来选择。三十多年的裁剪经验,把邢秀荣的眼睛练成了一把尺子,“打眼一看,也就心中有数了。 ”
做手工旗袍除了面料、花色、式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盘扣,一枚好的盘扣是一件旗袍的点睛之笔。到目前为止,邢秀荣做出的盘扣已经上百种。比如大的系列有直扣、葫芦扣、蝴蝶扣、凤扣、荷花扣、如意扣等等,每一种系列又有细分,比如蝴蝶扣里还有蝶恋花、小蝴蝶等等,“盘扣是没有固定式样的,要根据衣服的整体风格来设计。闲来无事,我就喜欢琢磨盘扣,有时候,我姐姐也会过来帮忙,我们姐俩就一起讨论、设计,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
手工旗袍被带到世界各地
因为疫情,原本只做线下服务的邢秀荣也将旗袍带到了线上。“我以前没想过要做线上宣传、销售。那天,有个朋友来工作室,她看着满屋的旗袍说了一句:这么美的衣服,你就让它们在这睡觉?!这句话很触动我,我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旗袍的美。 ”在朋友的帮助下,邢秀荣开始接触直播、线上销售,“没想到还真在朋友圈里小‘火’了一把。 ”
让邢秀荣更自豪的是,她做的旗袍已经被新主人带到了世界各地。有一个要去日本定居的顾客,刚开始做了1件旗袍,后来又做了4件带走,她说就想带些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过去,也算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有一位客人来自新加坡,做了7件旗袍带了回去。还有一支老年模特队,去美国参加走秀演出,专门来定做了旗袍,“她们说,想在世界面前展示咱们中国人别具一格的东方韵味和魅力。 ”邢秀荣说,虽然自己没有去过那么多国家,也没有站上世界秀场,但是,自己做的旗袍到了,就像自己亲临一样,特别自豪。
“现在来店里定制旗袍的很多是老年人,一方面是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群的消费观、时尚观和自我价值观越来越跟上时代步伐了,他们并不再一味地为家庭付出,而是开始好好享受生活,活出自我的风采。 ”邢秀荣说。记者 崔佳佳 摄影 邱腾
新闻推荐
破解老城“空心化”吃、住、购、游都安排上 8个项目签约入驻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
本报8月6日讯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拥有40万平方米的空间载体,500多栋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优秀而多元的历史建筑,让...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