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军(右一)在巡堤
得知家乡有汛情,
他和妻子关了在青岛的早餐店
郑蒲港新区一对夫妇
坐9小时长途客车
回乡防汛
穿着胶鞋、手拿铁锹,7月22日早上7时,在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官塘村位于铁路高架桥、新坝站防汛点,阮大军正沿着河堤在巡查。
放在平时,这个点,阮大军应该在数百公里外的青岛自家早餐店忙着炸油条、炕大饼,做生意。
59岁的阮大军是土生土长的官塘村人。20岁时,阮大军就离开家乡在全国各地做生意,每年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来。“最早的时候做豆制品,现在主要是做早餐。”
“防汛形势严峻,人手紧缺……”前几天,阮大军在村里微信群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他按捺不住了。
“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我得回家防汛。”阮大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戚玉红,得到妻子的鼎力支持。于是,收拾行囊、关了店铺,7月19日一早,夫妻二人赶到汽车站,坐了9个小时的长途客车回到了老家。第二天早上5点多,阮大军就扛着铁锹上了河埂。
巡堤、挖土、扛土包……在官塘村防汛一线,阮大军成为抗洪一线的实力担当。
7月22日是阮大军参与防汛工作的第三天。如果按照排班,阮大军应该可以隔一天值一个班,但他不愿意,强烈要求24小时坚守防汛一线,困了、累了,就坐在板凳上休息一下,趴在河栏上打个盹,“我回来就是防汛的,守住了大堤就守住了家。”
青岛的早餐店,阮大军开在了一家工地旁边,一年房租5万元,不愁生意。店铺门关了,房租还要照付,但阮大军说,跟家乡防汛相比,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阮大军坚守在防汛一线,妻子戚玉红就在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这也不是阮大军第一次关掉店铺回家参加防汛。“我们村边上就是姥下河,1991和1998年也发洪水,当时我也是关了店门回来的。”阮大军说,“防汛责任大,虽然现在河堤加宽、加高、加固了,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防汛抗洪,人人有责。能为家乡尽一点微薄之力,这也是我的责任。”阮大军告诉记者,他要坚持等到洪水退去的那天,再返回青岛继续做他的早餐生意。
文图/记者 刘明培 通讯员 丁刘彬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薄克国7月16日,双星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青岛签约,双星集团以增资扩股同步股权转让方式引入启迪科技城集团...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