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报读者热线(0532)66610000接听了众多老人的来电。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住青岛市市北区泰山路的姚先生,通过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他所遭遇的诈骗事件。
“有一家上海的公司,多次通过电话给我推销收藏品。经不住对方的热情游说,我先后多次购买了该公司的产品,但却发现其中一幅收藏品作者的名字是假的! ”姚先生表示,他多次通过电话购物购买收藏品,前后花费30余万元,后来发现里面有赝品,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身心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维权能力较低的消费心理弱点,通过各种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消费宣传,致使老年人不能理性购物、科学消费,给他们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姚先生所反映的情况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许多老人还沉浸在免费试用、高科技、廉价旅游、温情攻势的“甜蜜陷阱”里无法自拔,本报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切莫贪图小便宜,被无良商家所利用。
值班记者 安娜
新闻推荐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第30颗、也是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卫星发射,“北斗导航”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你知道吗?这里面也有不少...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