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还需除恶务尽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0-06-23 02:1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评论员王学义

说起售楼骚扰电话,真是数不胜数,也烦不胜烦。这一次,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用一张50000元的罚单,果断对滥用个人信息说不。这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在该领域开出的全市首张“罚单”,作出的首例行政处罚。

必须为这样的行动点赞。此类骚扰电话不仅给老百姓“添堵”,更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就该严惩不贷。此案对那些肆无忌惮的推销者敲响了警钟,也具有示范意义。今后市民再接到这种骚扰电话,就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查处力度,将之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还市民耳根清净。

应该说,这种罚单对于保护市民个人信息安全有重要作用。这些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民生痛点。而要解民生之痛,须下猛药才行,这就需要各个部门携起手来,形成合力。

比如,此次案件,除了对涉事公司开出罚单之外,也应进一步追查相关个人信息的来源。调查中发现,负责该楼盘销售的某公司,存有270名登记于其他楼盘场所的消费者信息(姓名、手机号码、经济承受能力)等。这些信息究竟来自何处?如果不把这一问题调查清楚,信息泄露的窟窿恐怕就很难堵住。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努力为个人信息安全打上法治“补丁”。比如,《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就设立专门章节,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作出相应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7年5月,两高又专门出台了司法解释。

守护市民个人信息安全,该亮剑时就要亮剑。比如,2019年3月江苏媒体曾报道一起案件:南京市民徐先生频频被电话推销骚扰,怒而报警。南通警方循线追查,发现了一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庞大网络,涉案30多人,包括了楼盘销售、装修公司、房屋中介等多个领域。随后,25人因犯侵害公民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单处罚金等刑罚。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成百姓不可承受之痛,必须有雷霆手段,除恶务尽。只有让法律露出更锋利的牙齿,精准打击各个环节,特别是源头,才能织牢一张安全网。

新闻推荐

登一登云端筑梦的高度 晚报记者随塔吊司机爬上百米高空一次作业要五个多小时

从213米高的百盛商业大厦,到254米高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再到281米高的卓越世纪中心……如今,青岛第一高楼被369米的海天中心...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还需除恶务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