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市民消毒意识明显增强,但也有一些不科学消毒行为,不但浪费人力物力,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引发恐慌。近日,青岛早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姜洪荣,详细解答了公众关心的消毒问题。
设“消毒小屋”对人直接消毒不可取
问:网上有些居民区、企业都在设“消毒小屋”,对进出的人消毒,靠谱吗?
答:不靠谱。真正意义上的消毒,都是在无人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消毒剂对人和环境都有损伤和腐蚀。国家消毒规范要求在使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时,必须要在无人情况下进行,且消毒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如戴口罩、戴手套、戴护目镜、穿防护服等。如果“消毒通道”或“消毒小屋”中消毒水浓度太高,会灼伤皮肤,引起吸入性肺炎、皮肤炎症、过敏等;如果消毒剂浓度太低又无法达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目前对外环境不要大面积过度消毒
问:目前有些居民小区对小区内人行道、绿化带等区域大量喷洒含氯消毒剂,气味很大,作为专业人员对此怎么看?
答:青岛市目前所有新冠病毒性肺炎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住家及他们工作、休闲所逗留的区域等疫点,都由青岛市疾病控制机构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组织开展了终末消毒。目前对外环境不需要开展大面积过度消毒。病毒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病毒本身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的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病毒只有寄生在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中的活细胞里才能生长繁殖。在没有明确污染,如被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外环境的绿植、地面、外墙面等手不会接触的表面不需消毒。而居民区等室外环境、绿化、道路等等,因空气流通、空气中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没有明显污染无须消毒。
居民小区别忘给电梯间通通风
问:社区、居民小区等怎样消毒?
答:有条件居民在每日上午9:00到下午15:00之间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社区环境以卫生清洁为主,消毒为辅,社区内环境预防性消毒应重点针对高频接触物品(如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轿厢、楼梯扶手、健身器材、防盗门把手)等,使用250mg/l到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或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每日1-2次。加强电梯空气流通。电梯间空气极不流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建议开启新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使用频次低时可开门一段时间通风对流。对小区内垃圾桶及垃圾桶周边等,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每日1到2次。
开窗通风
将病毒引入室内概率近乎为零
问:开窗通风会不会将病毒引入室内?
答:不会或者概率非常小。截止到2月23日24时,青岛市累计确诊新冠病毒肺炎60例,已治愈出院36例,且疾控机构对确诊病例的居家及其出行待过的地方,都认真组织实施了终末消毒。青岛市对确诊病例的居家地址已向社会公开公布,绝大多数社区没有病患健康安全。因此,天气好时室外空气应该是清新安全的。
问:外出归来,衣服或鞋底要消毒吗?
答:居家普通织物,如毛巾和小件衣服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消毒,内衣做到勤换勤洗即可。市民若怀疑衣物被污染时,如果衣物材质许可,可将洗衣机调成60摄氏度及以上高温洗涤模式,30分钟以上即可杀灭病毒;对大件衣服、被罩等可使用家用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使用。但对衣物喷洒高浓度酒精这种做法不可取,有危险。
对于鞋底,普通市民若感觉自己鞋子受到不洁物污染,可以对其实施卫生清洁或用75%酒精对鞋底擦拭消毒。
超市买回的东西没必要都消毒
问:超市里买回的东西是否要消毒?
答:没有必要。大家不可能对所有的物品都进行消毒,目前在超市购物的人都戴着口罩,这种情境下超市中的物品被污染的机率较小。消毒这些超市里购买的物品,远远没有正确的手卫生更重要。
问:蔬菜水果是否需要消毒?
答:没有必要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新冠肺炎病毒是怕高温的,在56摄氏度的情况下,30分钟病毒就会被杀死,而炒菜经常能达到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所以要将蔬菜清洗干净,再将其炒熟炒透。水果建议洗净去皮食用。也可以将梨、苹果、大枣等水果蒸熟,或用60到70摄氏度的开水烫一下再吃。市民处理生食和熟食的餐具,切菜板和刀具尽量分开。特别提醒大家,处理食材前后都要洗手。 记者 黄飞
新闻推荐
早报2月24日讯记者从青岛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获悉,为了保障参赛选手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组委会决定将2020年4月19日举行的...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